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0月@@8日@@

  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全省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逐步调整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快转变@@,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到@@2035年@@,城市更新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城镇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结构@@、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全面转型@@,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城市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科学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以完善功能@@为主@@,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改造@@供水@@@@@@、供气@@、排@@水@@@@、电讯等地下管线及二@@次供水@@@@设施@@,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片区化改造@@@@,鼓励@@“一@@次改到@@位@@”。健全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项目推进@@、长效管理等机制@@,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机制@@。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稳步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严把改造@@范围和标@@准@@,合理编制@@“十@@四@@五@@@@”棚改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建立@@棚户区改造@@项目储备库@@,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做到@@改造@@对象精准识别@@、改造@@方式精准确定@@、工程建设精准管理@@,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全省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城市危旧房及老旧厂房改造@@提升工程@@。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危房和公共建筑改变功能@@房屋以及地震易发区城市房屋设施@@,系统组织城市危旧房质量安全@@排@@查@@,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房屋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分类开展城市危房治理改造@@和修缮加固@@,确保居住使用@@安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工改商@@”“工改文@@”,鼓励@@转变城市老旧厂区区域功能@@@@,积极向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转型@@,大力发展商贸金融@@、健康养老@@@@、文旅科创等产业@@,建设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一@@批老旧厂区改造@@示范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系统修复河湖水@@系@@、湿地等水@@体以及山体@@、废弃地@@,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加快城市水@@环境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构建滨水@@特色环境@@。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结合交通@@和公用@@设施等合理布置绿地@@@@。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贯通和拓展城市绿道@@,推进向社区延伸@@。到@@2025年@@,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0%。(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体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围绕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居民方便宜居目标@@@@,严格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补齐城市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及无障碍等多类型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积极拓展城市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开展街区环境@@、街区设施及街区立面整治等工作@@。(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构建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推进路况较差的城市主次干道@@“白改黑@@”和城市危旧桥梁@@加固改造@@@@。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完善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网络体系@@。设区市人民政府驻地应能在@@30分钟内到@@达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城市内主要综合客运枢纽间交通@@连接转换时间不超过@@1小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合理规划停车@@场布点@@,保障停车@@用@@地指标@@@@,加强@@停车@@信息管理@@,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到@@2022年@@,设区市建成停车@@泊位管理信息化平台@@@@。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20万个@@,同步按比例配建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行动@@,基本完成市政雨污错接混接点治理@@、破旧管网修复改造@@@@,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效能@@;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建成设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保留和恢复自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快实施管网和泵站建设与改造@@@@。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打造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均应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相应措施@@。到@@2025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城市供水@@@@供气@@等安全@@保障@@,落实天然气应急调峰储备能力建设责任@@,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建设及皖北地区水@@源替代水@@厂建设@@。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疫情防控临时安置点建设@@,到@@2025年@@,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基本完善@@,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加强@@城镇供气@@@@、供热@@、供水@@@@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老旧管网改造@@进度@@,加快实施城镇燃气管网覆盖区域@@“瓶改管@@”。加强@@城市抗震@@、消防@@以及应急防灾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新城建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到@@2022年@@6月@@底@@,各市@@全面完成以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等为重点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覆盖@@。加快对城市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基础设施智慧化运维和监测预警@@。有效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积极探索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安徽建造@@”。到@@2025年@@,系统化智慧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应急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数据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实施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工程@@。有序控制县城建筑密度和强度@@,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合理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适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推进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合理确定县城居住区规模@@,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民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实施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强化对自然@@、人文及传统记忆地区等保护状况调查@@,分类划定城市特色风貌重点片区@@,注重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强化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加强@@“口袋公园@@@@”等开放空间@@建设@@,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风貌整治@@。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推进特色街区塑造@@。深化历史建筑全域普查认定@@,加强@@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及测绘建档@@。深入开展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认定工作@@。加强@@城市特色要素识别与挖掘@@,皖北地区侧重传统建筑文化挖掘传承@@,延续传统街巷肌理@@,提升城市的地域特征@@。皖南地区突出山@@、水@@、城有机融合@@,强化城镇历史格局@@、徽派古建筑等特色要素保护@@。皖中@@、沿江地区注重保护传承沿江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城市特色@@,加强@@工业@@遗产等资源保护利用@@@@。皖西地区突出自然山水@@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城市更新工作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力度@@,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一@@整套与城市更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各项任务落实@@。(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

  (二@@)健全体检机制@@。按照@@“体检先行@@、示范引路@@、统筹推进@@”的原则@@,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聚焦短板弱项@@,针对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诊疗@@”方案@@,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建议@@。以评估治理效果为导向@@,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体检评估机制@@。支持各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增加体检指标@@@@,丰富城市体检技术体系@@,增强城市体检的针对性@@。(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

  (三@@)强化政策保障@@。精简城市更新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加大城市更新项目用@@地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有公共利益需要的@@,可按程序调整用@@地性质和用@@途@@。对于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的项目@@,各地@@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属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范围内的土地@@,可采用@@收储@@、土地置换@@、引导进入土地二@@级市场@@、集中连片开发等方式分类处置@@。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老城更新@@“工改商@@”“工改文@@”以及补助资金等激励措施@@。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培养@@、招引一@@批适应城市更新管理和城市设计的管理队伍及专业人才@@。(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

  (四@@)创新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汇聚资本力量@@,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资金保障和实施机制@@。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实施符合专项债券发行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对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

  (五@@)坚持@@系统推进@@。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统筹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突出功能@@性改造@@重点@@,坚持@@城市更新单元化推进@@,促进整体功能@@提升@@,防止碎片化改造@@@@。各市@@应及时编制城市更新总体方案@@@@,做好城市更新单元设计@@,落实年@@度行动计划@@,确定年@@度更新任务@@,分类推进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模式@@。积极开展试点示范@@,聚焦重点任务@@,定期推进一@@批试点项目@@、示范街区建设@@,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城市整体环境@@。(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

  (六@@)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工作全过程@@,制订城市更新行动宣传方案@@@@,加大对国家及我省城市更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采用@@@@“互联网@@+”、交互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收集民生诉求和市民建议@@,鼓励@@公众参与@@,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市@@政府具体负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