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直击@@2010年全国@@“两会@@”中的信息化@@

  两会@@落幕@@。盘点今年两会@@时@@@@,网络这个重要元素不可忽略@@。代表委员们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利用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关注@@着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能力@@。说网络激活了两会@@的公民议政@@,这一点都不夸张@@。微博的兴起更加丰富了网络参政议政@@的模式@@,亦庄亦谐的热议背后@@,体现着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对于中国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此都持肯定和鼓励态度@@。有意思的是@@,两会@@期间@@,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新浪微博里对此表达了更为@@“开放@@”的看法@@,他说@@,“中国的网民现在参政的意识比较高@@,这可能是中国网民和外国网民很大的一个不同@@。在西方@@,比如@@在美国@@、欧洲@@,互联网@@主要用于电子商务等商业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则主要成为一个公民参与政治@@、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也是一个娱乐的平台@@@@。这两点是中国互联网@@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主要不同@@。”

  从中国网民的参政热情看到中国互联网@@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互联网@@发展的不同之处@@,这样的视角确实独特@@。伍皓在微博里所言的这种不同@@,既没有否认中国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没有表示向商业领域发展就是互联网@@唯一的发展路径@@。互联网@@的商业功效和政治功能@@并不排斥@@,只不过在中国@@@@,互联网@@能够成为公民参与政治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它的@@“政治功能@@”显得更抢眼一些@@。

  中国互联网@@中抢眼的@@“政治功能@@”总被我们啧啧称道@@。民众借助互联网@@问政@@,这正是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表现@@。但还必须看到@@,这只是问题的@@A面@@。民众网络参政热情高涨@@,这除了与互联网@@本身自由@@@@、便捷的特性相关之外@@,现实中的若干因素是否也在@@“逼迫@@”着民众不得不通过网络才能实现参政的权利@@?

  或者可以说@@,中国民众网络问政的向好局面@@中@@,互联网@@的开放@@@@、自由@@、隐蔽等等特质@@,“诱使@@”着民众主动珍惜这一平台@@@@,但在民众网络问政的主动性之外@@,现实中参与政治渠道的局促与不足@@,也迫使着他们不得不走向网络@@。比如@@,在现实中一些民间的声音无法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反馈@@,他们只能通过网络途径来反映或者发泄@@;在现实中他们的举报信沉入大海杳无音信@@,只能通过网络见光@@;在现实中实名举报担心遭到报复伤害@@,所以@@只能通过网络匿名检举@@。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中国网民都把参政议政作为互联网@@首要的功能@@,当现实中无法实现这些权利时@@@@,他们才不得不另辟这块虚拟的权利疆土@@。这些问题的@@B面@@,在我们欢呼@@“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时@@,是否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呢@@?

  无论民众网络问政的热情多么激烈@@,所有的政治活动都还必须通过现实落地@@。所以@@,在看到网络问政的进步之时@@@@,现实中公民问政渠道的不足更需要得到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民众这些权利的实现@@,不仅仅能在网络上实现@@,更需要在现实中发力@@。唯此@@,政治才可能与每一位公民真正零距离互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