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之初设置了市长信箱@@,当年@@市长信箱收到@@的网络邮件@@只有@@306封@@

  2009年@@

  市民田程晨给市长信箱写了一封@@邮件@@@@,建议@@取消整个成都@@范围内的固话区间费@@,建议@@获得采纳@@

  2009年@@

  市长信箱收到@@的邮件@@达到@@了@@23875封@@,平均每天@@收到@@@@60多封@@@@“网络问政@@”邮件@@

  人民网四川视窗@@3月@@29日@@讯@@ 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在线交流@@、温家宝总理在线会网民@@、网上晒财产呼吁官员财产公示@@、“躲猫猫事件@@”网民调查@@……2009~2010年@@,网络与政治无数次@@走在一起@@,“网络问政@@”事件越来越多@@,老百姓对@@“网络问政@@”一词也越来越熟知@@。

  在成都@@@@,从政府@@门户网站到@@本地热门网络论坛@@,成都@@市民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管理政策的议论@@、建议@@、看法处处可见@@。市民网络问政@@有没有效果@@?通过哪些渠道实现@@?政府@@对@@“网络问政@@”的态度如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问政@@@@?针对这些焦点@@问题@@,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网络问政@@”已开始在成都@@@@人的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用故事@@、数据描述着成都@@@@“网络问政@@”的现状@@,并期待它在我们从市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良性作用和影响@@。

  成都@@网络问政@@初步尝试@@

  这一问让市民少付@@6000万元@@电话费@@

  “网络问政@@”是网络行为的高级阶段@@,反映个人问题@@、举报@@、咨询@@则是初级阶段@@。“通过我们对后台的检测@@,可以发现@@‘网络问政@@’,也就是对政府@@建言献策的内容正在增多@@。”这说明成都@@市民@@“网络问政@@”的热情正在快速迸发@@。

  “这应该是成都@@@@‘网络问政@@’的一种形式@@。”22岁的成都@@市民田程晨说@@@@,2009年@@他在网上发到@@成都@@市市长信箱的一封@@邮件@@@@,成为取消城区圈层间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的导火索@@。

  成都@@有@@1100多万户籍人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信息@@,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8.9%,照此计算@@,成都@@网民约有@@300万人@@。越来越多的跟田程晨一样的成都@@市民@@,正在通过网络这个渠道向政府@@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问政@@”初试啼声@@。

  2009年@@2月@@6日@@,放寒假在家的田程晨决定给市长信箱写一封@@邮件@@@@,建议@@取消整个成都@@范围内的固话区间费@@。

  田程晨家住温江@@,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每次@@回温江@@,话费都用得特别快@@。“一般市话是前@@3分@@钟@@0.22元@@,之后每分@@钟@@@@@@0.1元@@。但从温江到@@城区要收区间费@@,每分@@钟@@@@0.3元@@,比长话费还贵@@。而这个费用@@,北京@@、上海等城市早就取消了@@。”田程晨想@@,成都@@既然要推进城乡统筹@@,城区和区县的话费自然也应该统筹@@,让区县老百姓享受和城区居民的同等待遇@@。

  邮件@@发出后@@,最初得到@@的回复让田程晨有些失望@@。3月@@份@@的一个下午@@,2点@@30分@@,他接到@@来自市长信箱的电话@@,告知对建议@@的回复已经发到@@邮箱@@。“回复的内容大体是话费调整涉及到@@省上的通信管理局@@,成都@@没有调整价格的权限@@。”田程晨有些遗憾地对同学说@@,话费要继续贵下去了@@。

  他并不知道@@,成都@@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早在@@2月@@9日@@就分@@别对这封@@邮件@@做出了批示@@,要求市统筹委到@@电信公司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争取省物价局从支持成都@@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角度给予支持@@。此后经多方努力@@,成都@@市与省电信@@、省移动@@、省联通签订协议@@,取消区间费@@,成都@@成为国内第四个取消这一费用的城市@@。

  “2009年@@8月@@份@@,我又接到@@市长信箱的电话@@,说电话区间费将在@@10月@@份@@取消@@。”田程晨说@@,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惊讶@@,“我没想到@@这封@@邮件@@会被成都@@市领导批示@@,并最终追出一个结果@@。”根据测算@@,区间费的取消@@,可使成都@@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每年@@减少@@6000多万元@@支出@@,并实现城乡固定电话收费标准一体化@@。

  其他案例@@

  市民建言纳进水务部门工作计划@@

  市民王玲珍通过市长信箱建议@@政府@@调查城区雨水管道有排污现象@@,被列入市水务局治理工作计划@@。

  市民刘先生反映崇州市济明堰河堤垮塌建议@@治理@@,水务部门将其列入整修计划@@……

  “虽然有一些问题通过@@‘网络问政@@’得到@@解决@@,但是也有很多对网民的回复邮件@@过于公文化@@。”田程晨认为@@:“网络问政@@是政府@@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政府@@实行良政@@、科学决策@@,推动社会发展是有帮助的@@。我们期待政府@@的回复能够更加透明@@,更加详细@@,更能说明问题@@。”

  问政热情@@

  市长信箱平均每天@@收到@@@@@@60多封@@@@邮件@@@@

  每天上网@@5个小时以上@@,田程晨是典型的网民@@。在他看来@@,成都@@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互联网@@也在从最初的单一获取信息@@,变为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你去看现在的政府@@门户网站@@,就会发现有很多人通过这些渠道反映问题@@,提建议@@@@。”田程晨说@@。

  记者从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得到@@了这一观点@@@@的支持数据@@,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负责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www.chengdu.gov.cn)的建设和维护@@。该中心总编辑李金兆说@@:“市长信箱是@@2002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之初就设置的@@。2002年@@市长信箱收到@@的网络邮件@@才@@306封@@,到@@2009年@@就达到@@了@@23875封@@,平均每天@@60多封@@@@网络邮件@@@@。”

  李金兆认为@@,“网络问政@@”是网络行为的高级阶段@@,反映个人问题@@、举报@@、咨询@@则是初级阶段@@。“通过我们对后台的检测@@,可以发现@@‘网络问政@@’,也就是对政府@@建言献策的内容正在增多@@。”在他看来@@,这说明成都@@市民@@“网络问政@@”的热情正在快速迸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