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2日@@,卫生部印发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并于@@4月@@1日@@开始实施@@@@。《规范@@》中明确指出@@:电子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

  对于电子病历@@的实质和意义@@,很多业内同仁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电子病历@@是纸质病历的电子化@@,是诊疗过程的记录@@,是分清责任的医学证据@@;有人认为电子病历@@是临床诊断@@、治疗和费用控制@@的基础@@,除病历质量控制@@之外@@,其意义在于医疗信息的共享@@、 数据@@挖掘和辅助科研@@;还有人认为@@,电子病历@@是临床信息化的核心@@,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从@@@@“以财@@务和管理@@为中心@@”向@@“以患者和临床业务为中心@@”转移@@,从@@“以信息为重点@@”向@@“以知识为重点@@”转移@@的分水岭@@。

  笔者认为电子病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电子病历@@是对临床诊疗过程和数据@@的记录和共享@@。从@@这个层面上讲@@,电子病历@@首先@@要完成纸质病历的记录@@、证据和分享@@的职能@@。电子病历@@可以使病历书写规范@@化@@、保证医疗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病历的质量@@,同时满足病历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共享@@。电子病历@@首先@@是病历@@,既然是病历就要遵从@@传统纸质病历的法规和规范@@@@。目前尽管国内对于电子病历@@颁布了一些规范@@和规定@@,但在电子病历@@的安全性@@、标准规范@@以及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明确@@。

  第二个层面@@,电子病历@@不仅仅是纸质病历的电子化@@,而是以医生为对象@@,可以提供对于临床事物@@的支持@@。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的本质区别和标志是对医生临床决策@@的支持@@。这个层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临床知识库@@、药品知识库@@、循证医学为基础@@,同时辅助以公共卫生@@、心理治疗与干预等@@,为医生对患者的单一诊断@@、治疗事件的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是以临床路径@@、DRGs、以及临床评价为基础@@,为医生对患者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的计划@@、规划和评价进行支持@@,同时延伸到临床数据@@的分析@@、统计@@、挖掘和临床科研@@。

  这个层面的临床决策@@支持是纸质病历所不具备的@@。在使用纸质病历的情况下@@,临床决策@@的能力需要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才能够获得@@。临床决策@@的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家的临床经验@@,也是人们看病总要去大医院找专家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全世界@@,优秀的医疗资源和专家都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型医院@@,而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和低年@@资医生@@,并不具备这种决策@@能力@@。如何提高医疗的普及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尽快提高年@@轻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丰富他们的经验@@。换句话来说@@,就是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手术@@、护理以及康复整个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决策@@水平@@,和计划@@、安排@@、评价和调整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这个层面才是电子病历@@开发@@、建设和应用的重点@@,而在这部分厂商的作用非常有限@@,他们只能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而此部分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应该是医院和医生本身@@,以及具有临床和@@IT双重背景的医疗信息化人员@@。

  第三个层面@@,电子病历@@是以医院@@、科室和管理@@者为对象@@,对医疗全过程@@(的进行规范@@@@@@、监督@@、控制@@、管理@@和分析统计@@@@。电子病历@@使医院原有的@@“以财@@务管理@@和信息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深入到@@“以知识和临床业务为中心@@”医院核心领域@@。实现医院医疗业务的全部过程@@、事物@@、以及人@@、财@@、物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精确的成本核算@@、绩效评估@@,资源管理@@和调配等@@,最终实现医院医疗@@、业务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

  因此@@笔者认为@@,电子病历@@是医院医疗和管理@@的核心@@,是对临床事物@@@@(Clinical Affairs)进行全面规划@@、决策@@、实施@@、记录和评价的平台@@@@,以及对医疗全过程@@@@(Full Medical Processes)进行规范@@@@、监督@@、控制@@、管理@@和分析统计@@@@的平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