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贺寿昌@@@@

  “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应用@@为先导@@",并且要@@"创新应用@@@@"。上海一定能找到实现智慧城市@@各项目标的建设路径@@。”

  上海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贺寿昌@@日前就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此前@@,上海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出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贺寿昌@@认为@@,“智慧城市@@”的各方面建设都离不开需求@@、应用@@、技术@@、软件硬件@@、基础设施五个层面的整合@@,以及人才@@、安全@@、法规三个方面的建设@@。

  他进一步指出@@,要用信息社会的眼光看@@“智慧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消费性产品@@,产品一旦出来@@,争取能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消费方式@@。能让人们感受到智慧城市@@的便利和安全@@@@,能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上海信息化水平现状@@

  东方早报@@:上海城市信息化起步较早@@,很多行业都有信息化解决方案@@,但是提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上海则比其他城市要晚一些@@。

  贺寿昌@@:上海城市信息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目前上海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发达城市水平了@@,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发达城市@@。

  上海在@@城市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上海水系统的资源调度无论太湖水@@、苏州河水@@,还是从黄浦江排出到太平洋的水流量@@,这些都在实时的调控之下@@,尤其在汛期@@,确保了整个城市的安全@@@@。

  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上海也是走在全国前面的@@。比如上海的生猪市场有三分之一的生猪是本地供应@@。本地生猪从出生@@、送屠宰场@@、猪肉小包装到进超市都可以查到记录@@,另外三分之二的外地来的生猪也可以查到在哪里饲养@@、由谁进货的@@。去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集中体现出上海对食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其间没有出现一例重大食品安全@@的事件@@。

  上海对人口的信息系统管理以及外来人口信息系统管理的智能化程度@@,都是在全国领先的@@。上海的社保卡的应用@@已经延伸到长三角的城市@@。可以说@@,上海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建设水平是名列前茅的@@。

  信息资源共享瓶颈@@

  东方早报@@:信息化对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国众多城市竞相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原因@@。

  贺寿昌@@: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农业社会是解决生存问题@@,工业社会解决的是大生产的问题@@。如今面临信息社会@@,需要解决人们如何跨物质生产和生活问题@@,社会要素也一定会随之改变@@。

  农业社会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工业社会的形成用了两三百年@@,信息社会将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上海信息化发展给这座城市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十二五@@”期间@@,从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上海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也将促进人们的观念意识和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的各级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政府@@需要起主导作用@@,要创新体制机制@@,信息社会有利于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管理的透明公开@@。但是智能城市的建设遇到另一大问题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也就是信息资源的存储@@、分配@@、开发和再利用等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打破分割@@、形成合力@@。

  东方早报@@:上海下一步在数据库建设上是不是有所行动@@?

  贺寿昌@@:信息化具有全局性@@、渗透性和覆盖性的特征@@。谁掌握资源@@,谁就掌握优势@@,就这一意义上来讲@@,“数据为王@@”。

  我觉得下一步上海有必要努力建立几个大的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一切的需求和创新都建立在对数据的分析上@@。当然在建立数据库@@、信息公开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信息安全@@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比如说现在团购网很火@@,它这种模式也是基于开发社会需求@@。信息资源对企业和社会公开@@,企业自然会根据社会需求@@,分析利用这些数据@@,开发很多应用@@@@,发展成信息服务产业@@。

  我觉得上海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技术@@和技术@@人才都很重要@@,但要围绕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基础性的服务@@,更需要的人才是制定行业规划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和务实操作性人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