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顺德政府@@机关的任何一个工作人员@@,只要登录政府@@办公系统@@,首页@@右侧便会弹出一个民意专栏@@。民众在区政务@@论坛上发的新帖@@、热帖@@,就这样时刻呈现在@@政府@@工作人员面前@@。

  前几天@@,德胜河南岸一期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听证会@@举办@@。12位市民代表带着被拆迁户的诉求而来@@,但这场政府@@主动举办的听证会上没有争论@@,只有诉说和倾听@@。

  而在顺德@@区政府@@网站@@上@@@@,一场持续@@10个月@@的顺德镇街城市管理市民满意度调查正在进行中@@,市民关于公交@@、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逐渐汇成一张@@“民意地图@@”。

  关于征询民意@@,这样的场景或案例@@,在顺德@@还有很多@@。

  民意可怕吗@@?在顺德@@,民意似乎无处不在@@,政府@@正在铺开与民众深入互动的实践@@。

  倾听和尊重民意会影响政府@@工作推进吗@@?在与民众对话中@@,顺德有的政府@@干部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其实@@,民众的诉求和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一致的@@,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

  拆与不拆政府@@主动听证@@

  4月@@15日下午@@,德胜河南岸一期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听证会@@,在顺德@@行政服务中心西座举行@@。代表们陆续发言@@,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并回应代表提出的问题@@。参与的@@12位听证代表@@,集中反映@@700多被拆迁户的心声@@。而在会场之外@@,一些细节或许并不为人知晓@@:

  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已经分批深入到被拆迁户家里访问@@,收集他们的意见@@。

  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这场听证会本可以不举办@@。因为该条例规定@@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规定@@的@@,才应当组织听证@@。但在此前收回的调查问卷中@@,仅有@@43%的拆迁户反对先前公布的征收补偿方案@@。“虽然可以不听证@@,但我们还是决定召开听证会@@,面对面听听居民的想法@@。”一河两岸开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被拆迁户意见征询工作仍在进行中@@。按照@@政府@@的公开承诺@@,拟改造片区内@@,同意改造户数达到@@85%以上才办理地块改造前期手续@@,而在一定时间内@@,70%以上户数签订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才进入改造实施阶段@@。这就意味着@@,如果片区内绝大多数人不同意@@,改造项@@目@@就暂时搁置@@。

  德胜河一河两岸改造是顺德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核心项@@目@@@@,由于新城区多年来发展缓慢@@,德胜河一河两岸改造被作为今年的重点项@@目@@加以推进@@。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德仍将尊重民意作为实施改造的前提@@。

  征询民意渐渐成为常态@@

  实际上@@,不仅仅是德胜河一河两岸改造@@,在顺德@@的很多政府@@工作中@@,都能看到民意的力量@@。

  去年底和前年底@@,顺德区政府@@连续两年向公众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将征集到的项@@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每年都是@@12项@@,涉及公共交通@@、停车难@@、物价等民生热点@@、难点@@。

  顺德区政府@@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民意征集@@”,政府@@不定期在该栏目中进行专题调查@@。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的是顺德镇街城市管理满意度调查@@,而曾经出现在@@这里的民意调查项@@目@@有@@:政府@@工作民意咨询@@@@、机关绩效网上评议@@、镇街社会发展评议等@@。任何一个市民@@,只要登录该网站@@,就可填写调查问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