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长公开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热线@@”。最新调查显示@@,市长公开电话开通@@1年@@多来@@,受理市民诉求@@17.1万件@@@@,总体办结率达到@@97%。老百姓街头巷尾传颂@@:“市长电话@@,真给老百姓办事@@。”

  百姓办事容易了@@

  过去@@,牡丹江@@市长信访电话只有两部@@,接听又仅限在白天工作时间@@,而市民的诉求常常发生在@@8小时之外@@。虽然全市各职能部门面向社会也相继推出了@@100多部公开热线@@电话@@,却时常发生无人接听或推诿扯皮现象@@。

  为了畅通百姓诉求渠道@@,2009年@@12月@@4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成立@@,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市长热线@@@@”。它整合了全市@@100多个热线@@电话@@、受理平台@@和@@150部手机@@,把@@157个成员单位连接在一起@@,组成快捷畅通的信息传递网络@@,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今年@@春节前@@,市民李先生为孩子转学的事跑了区里好几趟@@,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说定不了@@,要向领导反映@@,让他等等@@。结果正月@@十五都过了@@,还没有结果@@。李先生情急之下@@,给市长热线@@@@打了个电话@@,没想到一下子就帮他找到管事的人把@@问题解决了@@。喜出望外的他逢人就说@@,“以后再碰到推诿扯皮的事就打市长热线@@@@@@”。

  平均每天受理@@316件@@

  “12345市长热线@@@@”采取设立三级网络平台@@方式@@24小时解答群众提问@@,即对于能马上答复的问题@@,立即转接政府@@相关部门及单位进行@@“三方通话@@”,为来电群众解答清楚所反映的问题@@;对无法当时解决的问题@@,由工作人员电话转交责任@@单位限期进行调查解决@@;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由受理中心进行立案@@,交有关部门或通过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等形式限期进行解决@@。确保百姓电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在市区纺织二路有座垃圾山@@,十几年@@来成为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今年@@春天市民向市长热线@@@@求助@@,市长热线@@@@联系了好几个单位都说不归他们管@@。像这样因为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的百姓诉求还很多@@,受理中心的同志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理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填补政府@@公共服务的盲点@@。大家把@@职责不清的问题一件@@件@@梳理分类@@,按照部门职责把@@老百姓反映的@@16大类@@197个小类问题@@,逐类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合理的办结期限@@。一些责任@@单位消极怠工@@,传统的内部通报批评效果不明显@@,市长热线@@@@便和新闻媒体联动@@,开辟专栏公开曝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有的工作人员推诿扯皮@@,市长热线@@@@联合市纪委效能办行政问责@@,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监管机制@@。

  责任@@、监管理清了@@,事情的解决便件@@件@@有了着落@@。真诚@@、高效@@,市长热线@@@@在百姓中树起了口碑@@。

  从诉求中倾听民意@@

  现在@@,牡丹江@@市长热线@@@@不仅是接听百姓的电话帮其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成千上万的来电中捕捉民意@@,在纷繁复杂的诉求中把@@握舆情@@,从根本上促进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为政府@@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电话受理中心通过建立对群众来电信息梳理@@,制定分析研判@@、对策建议的整理报送制度@@,用@@《情况通报@@》、《要情专报@@》、《专题报告@@》等将百姓的呼声反映给领导决策层@@,转化为各个部门完善公共服务的具体行动@@。今年@@牡丹江@@市将原园林处@@、环卫处与原城市执法局合并@@,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构筑@@“大城管@@”格局@@,破解了城市管理中@@“九龙治水@@”的难题@@。如今@@,重新整合的城市管理执法局管理范围涵盖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暴露垃圾@@、供水问题等@@197项内容@@,从而使城市环境卫生@@、清运冰雪管理@@、园林绿化都得到了大的提升@@。

  牡丹江@@市市长林宽海说@@,市长热线@@@@像一座桥@@,一头连着民意@@,一头连着政情@@。它促使政府@@凝聚力量创新社会管理@@,让公共服务更加贴近民心@@,也让政府@@明确了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