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是了解民意的@@@@"直通车@@",架起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网上访民意@@,网下解民忧@@,有了民意@@"直通车@@",为民办事更便捷@@。”日前@@,市委常委@@、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少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记者@@:北川的@@网民来信反映最突出的@@是哪些事情@@?

  刘少敏@@:“网络问政@@”实施以来@@,我们共收到@@48封网民来信@@,反映较多的@@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县城人气@@、商气不旺@@,一些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二是涉及灾后重建方面的@@个体利益诉求@@;三是反映个别基层干部作风不深入@@、工作不落实@@;四是反映拆迁安置@@、农民工工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和回应@@。比如@@,我们采取了三个办法解决@@“巴拿恰@@”商户经营困难的@@问题@@,一是抓@@5A级风景区的@@创建@@,把@@“巴拿恰@@”列为其中一个景点@@,搞活旅游@@,聚集人气商气@@;二是帮助商户改进经营方式@@,改变@@“坐店经商@@”的@@单一模式@@,拓展@@“网络推销@@”、“多户联销@@”等多种营销模式@@;三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门面的@@租金在进行经营成效@@、创建文明城市考核的@@基础上进行以奖代补@@@@,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

  记者@@:都说@@“北川无小事@@,事事皆新闻@@”,北川怎样使@@“网上访民意@@,网下解民忧@@”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

  刘少敏@@:我们建立了网上来信的@@@@“收集@@、拟办@@、批转@@、督办@@、反馈@@”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工作首办制@@,做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全力保障工作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网络问政@@”还与信访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定期分析研究@@。带有共性的@@事情@@,由县委@@、县政府@@牵头解决@@;带有个性的@@事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负责解决@@;属于@@“老上访@@”的@@,由信访部门牵头办理@@。

  记者@@:“网络问政@@”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比如@@,有的@@网民来信是匿名的@@@@,有的@@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很难@@,没有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对这类问题@@,你们怎么处理@@?

  刘少敏@@:对网民的@@匿名来信@@,我们公开回复@@。凡是以真实姓名@@、真实联系方式反映问题的@@@@,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与当事人见面@@,面对面沟通@@。该办的@@事马上办@@;一时办不到的@@@@,创造条件办@@;没有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的@@事@@,不能办@@,并做好解释工作@@。在办理网民来信中@@,我们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坚持政策底线@@、法律底线不动摇的@@原则@@@@。比如@@,擂鼓镇爬山村村民赖正秀来信反映该村村道烂@@、群众出行难@@,镇上的@@干部多次@@上门沟通@@,向她讲明这条路已经列入规划@@,建设@@4.5米宽的@@水泥路@@,现在是主汛期@@,没法施工@@,汛期过后就施工@@,她很满意@@。又比如@@@@,擂鼓镇一位女同志@@2008年@@“5·12”以前嫁到外地@@,户口也迁走了@@,现在离了婚回到擂鼓@@,来信要求享受灾后重建政策分房@@。我们向她讲明她的@@情况不符合政策@@,她也非常理解@@。

  记者@@:“网络问政@@”启动一个多月来@@,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刘少敏@@:网络是虚拟的@@@@,群众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我觉得@@,网络问政@@是倾听民意@@、交流互动的@@新渠道@@,是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新平台@@@@,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新载体@@。你刚才也提到@@“北川无小事@@”,我想@@,只要我们@@“网络问政@@”做得好@@,民意的@@渠道畅通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增加了@@,平时把@@许多矛盾和问题处理在现场@@、处理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关键时刻就不会@@“冒包@@”,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