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连接政府@@@@、市@@场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韩国@@的农业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韩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就把农业信息化@@@@提到@@议事日程@@。首先@@,政府@@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重视通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的建设@@。1986年@@,政府@@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高达@@20亿美元@@,占政府@@投资总额的@@7、7%。到@@1994年@@,又颁布@@《农渔业振兴计划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等两部重要法规@@,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韩国@@农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在此情况下@@,作为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韩国@@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形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其次@@@@,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农村的信息主干网@@(带宽@@)由政府@@投资建设@@;从@@主干网到@@中心局的管道@@由韩国@@的三@@大民营电信企业投资@@,从@@中心局到@@用户的网络@@,由民营电信企业负责@@,政府@@给予经费补助@@。 

  负责韩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机构是@@1992年@@成立的农林水产省的农林水产信息中心@@(AFFIS)。该中心是由农林水产省的@@10个@@下设机关团体共同出资组建的财团法人@@,组建后的运行维护费用由政府@@预算安排@@。目前@@,AFFIS已连接与@@运营有关的机关团体信息通信网@@26个@@,加入@@AFFIS的会员@@7万名@@。1962年@@,韩国@@建立的农村振兴厅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农村振兴厅主要负责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生活指导以及农民的培训@@,并建立起中央@@、道@@、市@@郡@@、邑面四级组织机构的一@@体化指导体系@@。近年@@来@@,农村振兴厅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将上述一@@体化指导体系连接起来@@,为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提供信息支撑@@。 

  (二@@)注重信息技术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来推广农业技术@@ 

  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推广农业技术@@。该系统是视频会议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它用专用网与@@公用@@Internet网相连@@,可通过电讯实现点对点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换和单向的多媒体信息广播@@。该系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一@@是通过因特网会议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主要讲授农业技术@@。二@@是进行农业技术咨询@@@@。农户将各种技术需求提交系统@@,系统管理员整理和归纳农户的技术需求@@,通过查阅现有文献资源来解答或请农业专家回答@@,最后将结果显示在网页上@@。三@@是利用农村振兴厅的网站和地方农业技术中心网站向农场主提供信息@@。主要发布作物长势信息@@、病害虫预测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和农村生活信息@@。 

  与@@此同时@@@@,政府@@还重视农村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开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不仅进行计算机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开设计算机农场管理等课程@@。政府@@还通过投资@@、补贴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计算机@@。到@@2010年@@,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将为@@100%,即每个@@农户平均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 

  二@@、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如@@,农村信息网络已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库和数据库相继建立@@,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软硬件技术正逐步发展@@,农业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还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匮乏@@、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借鉴韩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以此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一@@)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组织的作用@@,从@@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协调等方面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一@@是制定比较优惠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将农业信息服务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根据农业自身的特点@@,选定部分目标@@,重点扶持@@。二@@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政府@@应把农业信息化@@@@所需的启动性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中@@,建立农业信息化@@@@专项基金@@。同时@@,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吸引社会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对农业信息化@@@@进行投入@@。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外资@@,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有@@1000多个@@地@@、县@@入网@@;中国农科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也已初具规模@@;市@@级以上农业部@@门也有选择地组建了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网@@,并以县@@乡为节点支持县@@乡入网建设@@。 

  然而@@,我国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还存在参差不齐@@、设备低下@@、宽带不足@@、网速缓慢的弊端@@。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集多个@@农业信息网络于一@@身的高速的全国性农业信息广域网络@@,使每一@@个@@农户都对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行情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产品品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四是建立有利于促进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管理组织@@,主要负责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生活指导以及农民的培训等工作@@,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组织机构的一@@体化指导体系@@。 

  (二@@)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是促进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融合@@。应构建生物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包括研建生物信息数据库@@、水稻基因组数据库@@、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遗传数据库等@@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来收集@@、存储物种资源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二@@是注重动植物生产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作物远程实时环境监控报警系统@@、优质农产品产量预测系统@@;建立作物生产管理系统@@,收集和发布作物生长与@@病虫害信息@@;研建园艺产品的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自动管理系统@@。 

  另外@@,还应建立作物育种信息管理系统@@,即通过网络将每个@@作物育种研究所@@、国家作物试验站和农业试验站等机构连接起来@@,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交流信息的平台@@@@,从@@而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在畜牧业方面@@,应建立动物改良信息管理系统@@,即通过网络将家畜改良研究所@@、国家家畜研究所@@、动物基因改良中心@@等有关家畜改良的机构连接起来@@,为动物改良人员提供交流信息的平台@@@@,促进动物改良的研究@@。三@@是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新型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包括谷类@@、蔬菜@@、果树@@、花卉@@、牲畜@@、蜜蜂@@、兽医@@、农业机械等@@。其中@@,农业土壤信息库包括原始土壤详图数据库@@、稻田和旱地土样状况等@@。另外@@,还应建立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昆虫资源数据库@@、病虫害样本数据库等@@。四是大力推广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建立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如@@,畜舍自动化调控@@、农产品冷藏等@@;建立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开发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积极推动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开展电子商务@@。 

  总之@@,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应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建立并完善远程农业技术咨询@@系统@@ 

  应通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对农民的远程培训和传播农业技术@@。以省或市@@@@(县@@)为单位@@,建立多媒体远程培训机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一@@是通过因特网会议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主要讲授农业新技术@@,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建立农业技术咨询@@系统@@。农民将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需求传递给农业技术专家@@,请专家作答@@。三@@是利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网站向农民提供信息@@。这些网站要及时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作物长势信息@@、病害虫预测信息@@、农业技术等信息传递到@@农户中@@。另外@@,还应促进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确保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我国农村普遍缺资金@@、缺人才@@,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更屈指可数@@,这就制约了农业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首先@@,为促进计算机进入@@农户@@,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对农户购买计算机给予一@@定的补助@@。而且@@,政府@@还可制定优惠政策方便农民上网@@,部分网络可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其次@@@@,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农业院校应设立农业信息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或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可利用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对农业科技人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除讲授农业技术外@@,还应开设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再次@@@@,培训信息员@@。基层政府@@要培训乡镇@@、村的信息员@@,每个@@乡镇应配备专职信息员@@,每个@@村应根据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员@@。 

  主要是构建以下几个@@信息管理系统@@: 

  一@@是生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水稻基因组数据库@@、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遗传数据库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的生物学科学研究@@。如@@,基因和蛋白质结构分析@@、遗传分类和基因搜索@@@@、基因结构和功能分析@@、DNA图像处理等@@。同时@@。建立作物基因资源管理系统@@,用来收集@@、存储和管理物种资源的信息@@,特别是收集和管理水稻@@、大麦的基因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信息网络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 

  二@@是作物育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连接农村振兴厅的每个@@作物育种研究所@@、国家作物试验站等@@。利用这一@@网络@@,育种工作者交流育种信息@@,提高育种工作的效能@@。 

  三@@是动物改良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连接农村振兴厅的相关家畜改良研究所@@、国家家畜研究所@@、动物基因改良中心@@、家畜改良办公室等@@。利用这一@@网络@@,研究人员共享动物改良信息@@,从@@而推进动物改良的研究@@。 

  四是农业科技文献信息系统@@。该系统存储和订购国内外大量科技期刊和书籍@@,拥有农业科学图书馆@@、综合农业大学@@、汉城国际大学等单位的网络借阅服务@@。图书馆网络化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图书采购@@、编目和入库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为农业研究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 

  五是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农村振兴厅的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计算机与@@@@Internet网相连@@接@@,农场主在家中通过@@Internet就能实时控制温室@@。 

  六是农场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农业气候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系统@@、实时气象信息数据库和服务系统@@、农产品出口信息库和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库和服务系统@@,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支持@@。 

  七是农场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将农场财务@@、农产品销售@@、农场经营管理计划@@、农场资金预算管理等内容纳入该系统中@@。它涵盖@@6.8万个@@家庭农场@@、50种农作物诊断数据库@@。以此积极推动农民网上销售农产品@@@@,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现在@@,许多农场主已直接通过互连网进行交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