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0日@@,云南省下发@@《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3月@@1日@@,云南省全面启动行政问责@@@@@@。 

  与@@此同时@@,云南实施了@@“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三项制度@@。截至@@7月@@18日@@,云南全省共问责@@@@422人@@,其中厅级干部@@13人@@、县处级@@105人@@、科级@@266人@@、一般干部@@38人@@——涉及@@9个省级政府@@部门和@@14个州市@@。(7月@@22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在@@接受人@@民赋予权力的同时@@,政府@@和官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小权力@@,小责任@@,小担当@@@@;大权力@@,大责任@@,大担当@@@@。如果只有利而不担责@@,权力层就会充斥着@@“逐利者@@”而非@@“干事者@@”。现实生活中@@,一些@@不顾客观实际的@@“政绩工程@@”、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长官意志@@”、一些@@“不作为@@”与@@“胡作非为@@”,之所以屡屡得逞@@,行政问责@@@@的缺位是重要原因@@。

  在@@笔者的印象中@@,“行政问责@@@@”并非今日@@才有的热门话题@@,但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却沦为一纸空文@@,成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银样蜡枪头@@”。有的雷声大@@,雨点少@@,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仅仅在@@民愤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搞@@“火线问责@@@@”、“风暴@@式@@问责@@@@”;有的只要新闻媒体未报道@@、上级领导没批示@@,就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结果是违法乱纪者窃喜@@,无辜受害者遭殃@@。

  窃以为@@,真正的行政问责@@@@@@,不仅要有领导高度重视@@、相关的配套措施@@“保驾护航@@”,更要有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尤其是要告别@@“风暴@@式@@”,“运动式@@”治理模式@@,让问责@@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成为一种制度常态@@@@,贯穿于政府@@管理全过程@@。这样的@@“行政问责@@@@”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使各级官员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质量@@。

  此次@@云南高调启动@@、强势推进@@“行政问责@@@@制@@”,在@@5个月@@内就有@@422名官员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标志着云南的官员问责@@在@@@@“风暴@@”过后正在@@走向一种制度常态@@@@,绝非是@@“发狠话@@”、“政绩秀@@”。为此@@,他们不仅成立了专门的@@“问责@@办@@”,启动了快速问责@@程序@@,而且强化媒体监督@@,注重用民意@@来推动问责@@@@,更重要的是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司空见惯的现象细化为可操作性强的@@44条@@,确保问责@@依法进行@@、不走过场@@。

  孟德斯鸠说得好@@:“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必须在@@干部队伍中产生这样一个心理预期@@——干部不只是在@@贪污受贿时才会受到惩处@@,在@@现有岗位上@@“不在@@状态@@”时也会受到严厉的@@“问责@@”。如果滥用权力@@,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习惯于当@@@@“太平官@@”、“和事佬@@”,势必会喝下自酿的@@“苦酒@@”,甚至还有可能被@@“民意@@”淘汰出局@@。

  “如今官越来越难当@@了@@,责任愈来愈大@@,权力愈来愈小@@”,这样的@@“感叹@@”愈多@@,说明责任与@@权力愈对称@@,是为官之要义@@,民众之福祉@@。期盼云南的行政问责@@@@在@@运作过程中日@@臻完善@@,叫好更叫座@@。当@@为官者常有@@“如座针毡@@”之感@@,当@@“问责@@”不再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当@@我们的干部在@@受到问责@@@@“难堪@@、难受@@、紧张@@”之后@@,带来的不仅仅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的涣然一新@@,还有责任感的增强@@,服务意识的提高@@,执行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