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壮观得有些过分@@的送@@别仪式@@,从来没有哪个新闻发言人的离职享受过这么大的尊荣@@。 

  王旭明离开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位置去语文出版社就职@@,这事媒体都高调地@@“送@@”了一个星期了@@,至今仍在@@“恋恋不舍@@”地送@@@@,每天关于他离职的新闻仍是热点@@,他仍在各大媒体不断发表他的离职感言@@。最新的感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其实就是来自于媒体@@。(7月@@26日@@《中新网@@》) 

  最大的鼓励来自媒体@@,这并非王旭明卖乖@@,媒体确实给了他最大的鼓励@@。 

  有着@@57年历史的严肃政经大报@@《中国青年报@@》专门为他独立发行了一张对开两版的彩色专刊@@,40多位中青报记者为他策划了一个送@@别晚会@@,央视的白岩松以一期节目为其隆重送@@行@@,全国各大媒体拿出重要版面报道了他的离职@@,这种荣誉是史无前例的@@。鲜花与掌声@@,最大的鼓励来自媒体@@,这是王旭明的荣耀@@,却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最大的鼓励来自媒体@@,这种表述中隐含着王旭明某种失落@@:那就是@@“上级鼓励@@”的缺位@@,上级没有媒体这么鼓励他@@@@。媒体这么鼓励他@@,给了一个离职者这么大的荣耀@@,那么他的上级@@、直接的顶头上司和他的主管部门怎么看待和评价他曾经的新闻发言经历呢@@?他自己给自己打了@@80分@@,媒体通过欢送@@给了他@@90分@@以上的高分@@@@,那么他的东家教育部给他打了多少分@@呢@@? 

  王旭明的离职@@,有媒体解读为他因个性发言而遭弃用@@,而王旭明则说自己还升了半级呢@@。到底是升是降@@、是正常调动还是弃用@@,有关部门没有半句解释@@,甚至连一句客套性@@、礼仪性的@@“5年来王旭明在新闻发言人岗位上尽职尽守@@”之类套话都没有送@@给他@@,惟一的只是一张调令@@。对这一切@@,我想王旭明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公众也能大体猜到怎么回事@@。 

  虽然他接受采访时嘴上说@@“个性发言未受领导批评@@”、“没有领导的支持可能两年都干不下来@@”、“部长从未让自己少说@@”,但这些掩饰不住他的尴尬@@。如果上级真鼓励他@@,为什么不让他继续干下去@@?为什么不给他的@@5年工作一个高调的评价@@? 

  所以他也只能自言自语地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评价@@,只能暗含失落地说@@“最大的鼓励来自媒体@@”,也许包含着这样的幽怨@@: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对他并没有什么鼓励@@。 

  按理说@@,一个在公众中有较大影响的官员的离职@@,主管部门应该给其一个评价@@,解释工作调动的原因并对其工作作出评价@@,可一边是媒体炒得这么热@@,另一边却是有关方面始终保持沉默@@,这显然耐人寻味@@。最大鼓励来自媒体@@,老东家一言不发地看着他离开@@,王旭明无限惆怅@@,王旭明充满无奈和委屈@@,他也就只能欲哭无泪地黯然离去了@@。 

  王旭明发布了这么多教育信息@@,可当他自己离开的时候@@,官方却没有发布一个@@“为什么让他离开@@”的消息@@;他在自己的发言生涯中从未说过@@“无可奉告@@”,但对于他的离职原因@@,他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声@@“无可奉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