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治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1财务治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方面普遍还比较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电力企业展开了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业务的研究@@。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已经完成了以业务核算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开始向治理信息化的方向转型@@,为今后的财务治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时至今日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仍然处在信息孤岛之上@@,其突出特点就是只能进行事后算账@@。每个财务部门都拥有人数相对众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日忙忙碌碌@@、日理万机@@,却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高层所关心的财务信息@@,因为这些忙碌的财务人员还只能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遵循会计语言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录入@@、记账@@、账等@@。而事关重大的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却未能有效@@、实时地集成和共享@@。凡此种种@@,决策层由于根本无法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资金回笼困难@@,采购成本高@@,企业利润被吞噬@@,资金链和现金流严重吃紧@@,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电力行业财务治理信息化所需的人才基础较好@@,素质相对较高@@

  从@@1990年开始@@,电力系统为全面推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对基础人才的培育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电力系统内数千名财会人员接受了相应的技能培训@@,是电力行业开展财务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1.3基础设施较好@@

  财务治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对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各电力企业均设有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目前@@,电力系统内的光纤骨干网已经覆盖到了@@全国@@80%以上的省市@@,部分地区已经铺设到了@@县级电力企业@@。网络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为电力企业财务治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2. 电力企业财务治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软件应用重复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的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原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开发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仍然存在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的问题@@。由于应用的软件不够统一@@,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造成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不高@@。企业的各种专项业务信息不能实现及时的共享和传递@@,信息在集团内部缺乏必要的集中和控制@@,表现在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各种业务信息数据按纵向和横向分割@@,形成诸多信息的孤岛@@。

  2.1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综合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激励机制@@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分别对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及激励机制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国际上通常根据综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一项有效的企业监管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监督约束企业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电力企业在实践中经常将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相分离@@,缺乏完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因此财务治理对企业决策的作用尚难以很好地发挥@@。

  2.2缺乏财务支持决策的有效手段@@

  财务会计流程的缺陷@@、时空局限性等问题普遍存在@@,非凡是电力企业@@,大量决策信息需从@@十几至数十家成员中获取@@,按照集团组织架构@@,通过层层表汇总得到@@,使得决策支持手段落后@@,导致了财务决策信息的缺乏与滞后@@,实效性和准确性极低@@。即便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分析与评价体系@@,也会因没有有效的信息化支持决策@@,导致企业无法比竞争对手作出更快@@、更好@@、更准@@、更精的决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