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已经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但与世界造船先进的国家@@日本相比@@,我国每条船的建造工时数约为日本的@@5倍@@,年度造船数为日本的@@20%,造船劳动生产率仅仅是日本的@@10%,之间的差距甚大@@。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我国造船行业也肩负着提高造船效率和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

  船舶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引导船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推进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推进数字化造船@@。”

  随着近年来全球航运市场的复苏和中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速度的加快@@,我国造船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行列@@,我国造船企业的制造设备@@、工厂条件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但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导致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国内造船企业目前在船舶初步设计方面大都采用国外@@NAPA船舶设计系统@@@@;在船舶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方面国内各大船厂和设计院所主要采用国外的@@TRIBON、CADDS5等造船@@CAD系统@@,管理方面少数船厂引进了韩国@@HANA、大宇造船@@CIMS系统@@或@@MARS造船生产物流系统@@@@,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及高昂的费用@@,导致其不具备通用性和推广性@@。多数造船厂管理信息化仍然处于部门级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集成性差@@,极大的影响我国造船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导致国内造船行业信息化现状的原因很多@@,我们先从造船行业自身特点上进行分析@@:

  ① 造船行业涉及的专业众多@@,船上安装的数百种设备来自不同的行业@@,各行业信息化的程度差异很大@@,要统一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有许多工作要做@@。

  ② 船舶工业生产@@,无大批量生产的概念@@,单件小批量制造是船舶行业的最大特点@@,这就注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每一条船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不能简单的重复和复制@@。

  ③ 大部分大型船厂是国有企业@@,历史包袱较重@@、基础管理薄弱@@、马上转变观念比较困难@@。

  ④ 大部分企业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要实现@@CAX、PDM、ERP的有效集成尚需时日@@。(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设计院所与船配企业@@、船厂分别使用不同供应商的不同类型的软件产品@@)。

  ⑤ 行业独特特点@@:如户外作业@@,偶然因素较多@@,风暴天气会直接打乱整个生产计划@@,独特的产品设计@@、生产方式@@,如产品设计好后要经过船级社的审核@@,如发现问题@@,要回过来变更设计与产品@@,由于赶工期的原因@@,产品的生产不能等船级社确认无误后再开始@@。

  这五点是造成目前的船舶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基本原因@@。第一条会衍生出编码混乱的问题@@;第二条导致了生产计划的复杂性@@,国内在生产计划上真正能理解透彻@@

  有成熟产品的软件供应商凤毛麟角@@;第三条给信息化推进过程带来了阻力@@,国外软件在国情化方面经验欠缺@@;第四条造成企业信息化孤岛@@,无法打通数据流@@,给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带来困难@@;第五条造成其它行业成功的@@ERP无法顺利移植到船舶行业@@,要根据船舶行业的特殊情况进行二次@@开发@@。

  与此同时@@,国内的软件产品针对某一单项应用的多@@,针对行业集成的少@@,考虑软件效率的多@@,考虑管理效率的少@@,面向船舶行业的软件产品更少@@。因此@@,急需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满足现代造船模式的@@,集成的现代造船企业管理信息平台@@@@。造船行业信息化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