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会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的记者会上@@,共有@@17位记者提问@@,其中多个问题@@@@与经济@@有关@@,其他问题@@涉及外交@@、民生@@、简政放权@@、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总理的精彩回答@@,为@@2016年中国发展@@指明了道路@@。
 
  总理一直在敦促部长们当部门第一@@新闻发言人@@@@,在回答央广记者所提的政务@@公开@@问题@@时@@,他也提到了他对@@部长们的要求@@:可不能记者一发问你就拱拱手一走了之@@,要把嘴巴张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
 
  当部门第一@@新闻发言人@@――总理不只是这么要求部长@@,而首先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这一场记者见面会@@,就让舆论和公众看到了@@,总理自己首先当@@“国务院的第一@@新闻发言人@@”,坦诚回应公众的关切@@。对@@17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总理一贯的@@STYLE,干脆直接@@(时间有限@@,就单刀直入吧@@),数据信手拈来@@,佳句脱口而出@@,直面问题@@@@,不避尖锐@@,回应焦点@@,传递信心@@,有态度有温度@@,既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民生@@情怀和深刻洞见@@,也看到了这个@@“国务院第一@@新闻发言人@@”身上的媒介素养@@。
 
  总理在很多问题@@的回答都值得新闻发言人借鉴@@,这场记者见面会@@堪称一堂生动的发布技巧培训课@@,给部长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1 巧妙的起承转合@@
 
  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一篇小文章@@,有清晰的起承转合@@,才能向受众清晰地传递信息@@。比如@@对@@第一@@个问题@@@@的处理@@,起承转合的逻辑就非常清晰@@。路透社记者问到了金融@@和股市@@问题@@@@。李克强@@回答@@:请你问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当@@“当头炮@@”,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许多金融@@问题@@的表现往往早于经济@@问题@@的发生@@@@。
 
  这就起承得很巧妙@@,很好地通过一语双关的@@“当头炮@@”说法@@,把问题@@引到了自己的观点@@@@:许多金融@@问题@@的表现往往早于经济@@问题@@的发生@@。――很多新闻发言@@,缺乏这种起承转合@@,不管记者的提问@@,只是说自己想说过@@,缺乏交流感和自然的过渡@@@@,记者觉得答非所问@@,旁观者也觉得很生硬@@。
 
  2 善用@@“新闻标题句@@”
 
  一个熟练的新闻发言人@@,在发言中要学会站在媒体角度总结@@、归纳和提炼@@,说一些媒体可以直接拿去当新闻标题用的语句@@。这样既能让自己的表达有中心@@,有效把握发布会@@,也能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你说的中心意思直接被媒体当标题@@,避免媒体自我提炼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和观点@@扭曲@@。
 
  总理显然了解这一点@@,他说的很多话@@,媒体都可以直接拿去做标题@@。比如@@“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保护好投资者合法权益@@,否则要拿你是问@@”、“困难和希望并存@@,从底盘和大势看希望大于困难@@@@”、“用减权力的痛@@@@,来换得群众办事时的爽@@@@”等等@@。一个发言人能把握现场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发言中很多@@“新闻标题句@@”被媒体直接引用@@。
 
  3 幽默调节现场氛围@@
 
  这场记者见面会@@,有很多干货@@,现场氛围也比较活跃@@――很多都是总理的幽默所带来的@@。
 
  比如@@调侃新华社记者今年只说了一个头衔@@,比如@@“一石三鸟@@”的妙解等等@@@@。这种幽默@@,既能拉近官员与记者的距离@@,让人感受到亲切感@@,也能化解一些尖锐问题@@带来的紧张@@,还能传递解决问题@@的自信@@。
 
  当然@@,幽默也能化解一些尴尬@@。比如@@路透社提的@@“深港通@@”问题@@,开始总理可能忘了回答@@,后来经主持人提醒后补充回答时@@,总理自黑地调侃了自己的乡音@@。
 
  4 善用@@第三@@方数据@@
 
  官员坐在新闻发布台上@@,很容易进入一种自说自话的状态@@,谈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起到了多大的效果@@,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成绩当然@@要说@@,但怎么去说呢@@?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出来才能让人接受呢@@?一味地自说自话@@,只会让人觉得是自夸@@。
 
  总理的处理方式就很好@@,借用第三@@方数据来谈政府@@的工作成绩@@。比如@@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简政放权@@问题@@时@@,总理说@@:我曾经明确表示过@@,本届政府@@减少审批事项要达到@@1/3,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根据第三@@方评估@@,多数企业和群众对@@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有更高的期待@@。
 
  你看@@,总理就没说@@“根据政府@@部门评估@@”,而是说@@“根据第三@@方评估@@”,群众是比较满意的@@。这样就很有说服力了@@。
 
  5 善用@@“过渡@@句@@”
 
  可以发现@@,总理回答每一个记者提问时@@,基本上都会有一两句@@“过渡@@”,经由这个过渡@@句@@过渡@@到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怎么记得去年新华社记者提问不光代表本身@@,还打了其他头衔@@,今年只有一个了@@,你可是问了一个大问题@@@@”、“你提的这个问题@@@@的确很尖锐@@,如实告诉你@@”、“你问问题@@的时候很严肃@@,让我略有沉重@@。”、“谢谢你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的关心@@。本来你这问题@@可以由我们的秘书长来回答@@”、“首先要感谢你们运用网络投票的方式来了解民生@@的难处@@,给政府@@出题@@”等等@@。
 
  这种过渡@@句@@对@@于信息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体现交流感@@,与记者的交流@@,我听懂了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意思是@@――而不是不顾记者的提问@@。第二@@,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这种回答问题@@前的@@“第一@@态度@@“很重要@@。第三@@,拉近与记者的距离@@,很多发言人的过渡@@句@@基本上是程式化职业化的@@“谢谢记者的这个提问@@”,而缺乏有针对@@性的过渡@@@@,而没有人格化的元素@@。
 
  从现场直播中能看到总理的交流感很强@@,回答问题@@时一直会用眼神与提问的记者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
 
  6 善于以故事说理@@
 
  总理的一个特点是@@,善于讲故事@@。讲故事是最能够让人听得进去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谈放权时@@,总理就讲了自己的经历@@:前几天我到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审议@@,就有代表说他们要办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群众很欢迎@@,但是这涉及到养老@@机构准入@@、医保@@定点@@、收费审批等@@,要跑多个部门@@,关键是这些部门的标准还不统一@@,所以让他一头雾水@@,像你讲的都找不到门了@@。这本身就束缚了产业的发展@@@@,也抑制了群众消费的需求@@。
 
  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总理讲到@@:我记得去年我到福建考察@@,曾经开了一个台商座谈会@@,不少台商对@@大陆出的经济@@举措很敏感@@,很多人都担心对@@台湾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会不会改变@@,我们听进去了@@,回来就发了文件@@,明确对@@台湾投资企业已有的优惠政策不得改变@@,要给定心丸@@。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啊@@。
 
  娓娓道来的故事@@,而且是亲身经历@@,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情怀@@,有效激起共情感@@。
 
  延伸阅读@@
 
  下面@@,我们梳理出你最关心的@@10个问题@@@@,看总理是怎样说的@@。
 
  养老@@: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的问题@@@@,但这是一地之难@@、一时之急@@。中国现在实施的是养老@@金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来保证养老@@金的发放@@,确有突出困难的@@,只要地方政府@@尽力了@@,中央政府@@是会给予补助的@@。
 
  这里我想做个@@“安民告示@@”,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医保@@:下决心推进全国医保@@联网@@
 
  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我们执政的目的是为@@什么@@?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改善民生@@@@,就是要让群众对@@民生@@的呼声和要求@@,倒逼我们的发展@@@@,推动和检验我们的改革@@。
 
  五险一金@@:适当调整缴存比例@@
 
  在参加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来可以考虑适当地调整@@“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国务院去年就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际上已经下调了缴存比例@@。
 
  当然@@,“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各地情况不同@@。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
 
  经济@@: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中国经济@@本身在转型@@,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凸显@@,所以说下行的压力确实在持续加大@@。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地区和行业的走势分化@@。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经济@@转型@@:发展@@“新经济@@@@”要培育新动能@@
 
  我们说要发展@@@@“新经济@@@@”是要培育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而且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的动能@@。
 
  可以这么说@@,如果把亿万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可以形成投鞭断流的气势@@,再加上背水一战的意志@@,就可以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促进经济@@的转型@@。
 
  金融@@:金融@@机构绝不能脱实向虚@@@@
 
  金融@@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是金融@@最大的风险@@。去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像降息@@、降准@@、定向降准@@等措施@@,这不是量化宽松@@,主要还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所以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
 
  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守土有责@@,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还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否则可就要拿你是问@@!
 
  股市@@:要瞪大眼睛@@,练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
 
  去年中国股票市场发生了异常波动@@,有关方面采取综合性稳定市场的举措@@,实际上是要防范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一点是做到了的@@。
 
  下一步怎么办@@?不论是股市@@@@、债市@@、汇市这些金融@@市场@@,本质上是市场@@,还是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当然@@,政府@@有监管的责任@@。
 
  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分层负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防止苗头性的问题@@蔓延@@,当然@@也不能容忍道德风险@@。总之@@,还是要瞪大眼睛@@@@,练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
 
  去产能@@: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平衡@@
 
  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的确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领域@@,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
 
  简政放权@@: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简政放权@@必须一以贯之@@,哪里遇到问题@@@@、碰到阻力就要设法去解决@@,这是削减部门利益的事情@@。
 
  我们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今年要下决心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而且直接放给市场@@,即使是需要审批的也要简化手续@@。
 
  要推进标准的统一@@。对@@那些于法无据影响群众的创业热情@@,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要坚决进行清理@@,该废除的废除@@。
 
  政务@@公开@@:要像扫二维码@@一样一览无余@@@@
 
  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此外@@,要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中部长的表现就广受记者们欢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