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址@@,在英语中被称为@@“Brownfield”,也就是所谓的@@“棕地@@”。由@@于污染场址@@治理关乎公民安全与健康@@、涉及公民切身利益@@,因此@@,如何保障公众@@获知相关信息@@、参与和@@监督污染场址@@治理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即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是完善污染场址@@治理中的核心议题@@。美国@@在污染场址@@治理方面经验丰富@@,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值得借鉴@@。

 
  在美国@@@@,政府@@有义务为公民提供机会和@@便利@@,帮助其参与污染场址@@的治理@@。1980年@@,由@@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拉夫运河事件促成的美国@@@@《超级基金法@@》首次@@将公众@@参与纳入污染场址@@治理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在立法与行政层面都已经成为美国@@污染场址@@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公众@@“全过程参与@@”、“以社区为平台@@@@”和@@“技术援助@@”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公众@@“全过程参与@@”
 
  公众@@参与贯穿治理项目调查@@、决策@@、执行的全过程@@。这包括@@信息公开@@、评估讨论@@、实施监督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美国@@联邦环保署均制定了相应的公众@@参与法定程序和@@政策@@,以保证公众@@参与权利的实现@@。
 
  第一阶段@@——环保署对污染场址@@进行初步评估与实地检测时@@,便会在污染地媒体发布情况说明书@@@@,以方便社区知晓环保署已经介入调查@@。第二阶段@@——开始进行治理方案调查与可行性研究时@@,环保署便会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公众@@参与@@。调查一开始@@,环保署便会任命一位社区协调人@@,协调安排环保署与社区成员@@、当地政府@@会面@@,以获得有关污染场址@@与受影响社区的详实信息@@。此外@@,环保署还会建立信息栏@@,以便社区成员查阅与治理项目相关的报告@@、文件@@。在可行性分析阶段@@,公众@@根据环保署发布的建议规划书进行评议@@,环保署也会专门组织社区成员开会讨论该规划书@@。经过充分讨论后@@,环保署出具一份意见反馈书概要以正式回应公众@@@@,如果改动很大@@,则根据相应改动发布一份说明@@,并再次@@@@邀请公众@@充分讨论@@。第三阶段@@——具体@@清洁与修复工程开始后@@,环保署的社区协调人会定期公开项目进程简报@@、情况说明书@@,并向社会团体@@、学校和@@地方政府@@汇报@@,尽一切方法便利公民知晓污染场址@@治理的即时消息@@。第四阶段@@——当该场址的清洁修复工作全部完成并达成所有预期目标后@@,环保署就会发布一份通知@@,向社区征求是否将该场址在联邦污染场址@@名录中删除的意见@@。如果符合删除条件且公众@@没有异议@@,环保署会在联邦公报发布正式除名告示@@,并在信息栏放置一份最终版除名报告@@。至@@此@@,治理项目圆满结束@@@@。
 
  污染场址@@的公众@@@@“全过程参与@@”,一方面@@,意味着公民在治理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充分地实现其参与表达的权利@@。由@@于治理项目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不同@@,公民就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提出的意见会更具有针对性@@,对问题的认识和@@讨论也更深入@@、具体@@。另一方面@@@@,“全过程参与@@”意味着长期@@、连续的公众@@参与@@。公民可以参与决定治理项目的全部内容@@。
 
  社区作为公众@@参与的核心场域@@
 
  美国@@行政体制的最大特色便是以社区为平台@@@@实践其公民自@@治理念@@,对于污染场址@@的治理也不例外@@。在污染场址@@治理中@@,成立社区顾问组@@(CAG)就是这样一种促进公众@@参与的组织机制@@。社区顾问组是环保署在污染场址@@治理项目中指导社区设立的@@、由@@代表多样化社区利益的社区成员构成的自@@治组织@@。该组织为各方主体@@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方便社区成员表达并讨论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也方便社区与环保署@@、国家监管机构@@、联邦相关机构进行信息交流与上传下达@@。如此@@,环保署等政府@@部门便能更好地了解来自@@社区居民的真实想法和@@意见@@,以便政府@@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在美国@@@@,这些顾问组通常由@@@@15至@@20位能够反映污染场址@@所在社区的多样化利益需求的成员组成@@,包括@@社区业主或者场址污染的受害者@@,以及少数群体@@、低收入群体@@、当地环保组织@@、当地政府@@部门@@、当地企业等@@。在社区顾问组成立后@@,环保署将对其组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并组织其开展实地考察等@@,帮助顾问组迅速了解情况@@、履行职责@@。
 
  在实践中@@,作为公众@@参与污染场地治理最主要实现途径以及公众@@参与发挥作用最主要场域的社区顾问组@@,能够有效地节约公民表达诉求的成本和@@政府@@的决策@@成本并提高政府@@决策@@质量@@。首先@@,它的独立性保证了交流的双向性@@。作为政府@@与公众@@平等沟通对话的平台@@@@,社区顾问组并不承担向公众@@兜售环保署理念或计划的义务@@,也不仅仅是政府@@上传下达的工具@@,而是为政府@@提供聆听公民诉求的机会@@。其次@@@@,通过在社区有组织地表达诉求@@,公民从被边缘化的客体地位提升到与环保署平等对话的主体@@地位@@。社区统一提交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与归纳总结后@@,所表达的需求会更具有普遍性@@,论据更具有说服力@@,意见被采纳率高且成本更低@@,可以有效避免公民作为单一主体@@向政府@@表达合理意见时因不具有普遍性而被忽视的窘境@@。再次@@@@,公众@@参与的价值还体现在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低成本的信息来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决策@@质量@@。因为得到当地社区公众@@配合的污染场址@@治理项目@@,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执行效率和@@更令人满意的治理效果@@。
 
  技术援助@@与辅助政策工具@@
 
  公众@@参与的效果良好还在于政府@@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政策工具用于提升公众@@参与质量@@。为了避免和@@减少因专业知识的优势和@@政府@@权力地位的优势阻隔妨碍公众@@的有效参与@@,环保署创设了极为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则@@,也为自@@身设定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义务@@。
 
  污染场址@@治理项目中往往涉及大量专业@@、复杂的科学技术术语以及法律法规条文@@,社区成员们阅读和@@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为此@@,环保署提供了额外的技术支持@@@@,从而使社区居民在充分理解后能够准确表达意见与关切@@。环保署通过不同的项目对社区需要何种技术援助@@进行评估@@,并与援助方签订协议@@。这些项目是根据不同援助方分别设计的@@,分为面向技术公司@@、大学及研究机构@@、潜在责任方@@,以及针对非营利社会组织额外提供的拨款项目@@。
 
  此外@@,对于公民@@、社区及环保署工作人员具体@@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参与到项目中@@,环保署还分别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援助@@工具@@。首先@@,环保署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公众@@参与工具箱@@(CItoolkit)与公众@@参与手册@@(CIHandbook)。每一个社区的工具箱都有项目所需的资源信息及使用方法@@。它帮助污染场址@@治理小组的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和@@适应多样化的社区@@,方便其在项目实施进程中更好地促进公众@@参与工作@@。公众@@参与手册用于指导环保署工作人员规划和@@实施公众@@参与活动@@,并为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提供一致性标准@@。除了工具箱@@、手册等日常辅助工具@@,社区工作人员还享有诸多培训学习机会@@,例如在环保署设立的公众@@参与大学学习@@,以及参加环保署每年@@组织的全国公众@@参与培训会@@。其次@@@@,环保署为公民设计了简单易用的公民指南@@。该指南总结了各类污染场址@@治理项目的方式方法@@,每类限幅两页@@,方便公民快速了解@@,包括@@“是什么@@”“怎么做@@”“需要多久@@”“是否安全@@”“对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使用这种方式@@”等六个方面内容@@。此外@@,自@@2000年@@起@@,环保署每年@@都会评选出@@“公众@@参与优秀公民奖@@”,以表彰和@@鼓励那些在污染场址@@治理中@@为公众@@参与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社会组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