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山大学和支付宝联合发布了@@《“互联网@@+政务@@”报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据悉@@,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90.1%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平均每个@@网民手机下载有@@33个@@,但经常打开的只有@@10个@@左右@@。报告@@分析认为@@,开发政务@@@@APP成为大趋势@@,目前@@70个@@大中城市政务@@@@APP共计@@316个@@,累计总下载量为@@2476.9万次@@@@。另据与会的广州市工信委人士称@@,广州已开发推出@@乐动安卓app 平台@@“广州通@@”APP,整合各部门推出的移动@@乐动安卓app 功能@@,原则上不再批准各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自建政务@@@@APP。
 
  开发政务@@@@APP,在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有序的前提下增加部分公共服务的办理方式@@,未来再逐步增加政务@@@@APP、政府@@网站@@等电子媒介办理政务@@的内容@@。这不仅会让市民用户@@享受到便利@@,还将极大地节省政务@@单位的运行成本@@,有助于将宝贵的人力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一线监管执法之中@@。
 
  但必须意识到的是@@,上述效用@@,必须要在政务@@@@APP及政府@@网站@@的@@乐动安卓app 用户@@数量达标@@后才能得以实现@@。如果政务@@@@APP及政府@@网站@@的@@乐动安卓app 窗口@@、栏目@@,功能@@设计存在缺陷甚至缺失@@,用户@@体验较差乃至无法使用或者响应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就必然造成用户@@数量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数量@@。这样一来@@,政务@@APP的开发成本无异于打了水漂@@。
 
  按照报告@@提供的数据@@,70个@@大中城市政务@@@@APP共有@@316个@@,累计下载量却只有近@@2500万次@@@@。其实@@,这一数据还需要刨除三类@@“干扰因素@@”:用户@@APP下载后@@,因体验质量较差而迅速卸载@@(仍然被算入有效下载@@);下载后@@使用频率接近于零@@;相关的政务@@单位的职工下载@@。剩下的有效下载使用情况@@,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进一步将这些政务@@@@APP的下载量@@、使用率@@、为用户@@及相关的政务@@单位创造的价值进行量化@@,与之开发成本相除@@,得出的效益指数或许会让一些城市的部分政务@@单位感到难堪@@。
 
  依照报告@@得出的结论@@,开发政务@@@@APP接下来还将再掀潮流@@,一些城市或将加速推动现有的政务@@单位@@、公共服务企业推出专门的@@APP,首先从政务@@@@APP数量达标@@。但笔者认为@@,为避免移动政务@@开发成本浪费@@、同时也要避免低效的移动政务@@影响民众信任@@,各地信息化@@、审计等职能部门应当对当地的现有政务@@@@APP运行情况开展绩效审计@@,挖掘分析下载量@@、使用率@@、价值创造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广州市已开发@@乐动安卓app 平台@@“广州通@@”APP,整合各部门推出的移动@@乐动安卓app 功能@@,也基本上关闭了其他部门再新建自有的政务@@@@APP的许可@@。一个@@城市一个@@政务@@@@APP,便于市民用户@@下载使用@@,同时也有利于对介入统一政务@@@@APP的移动政务@@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然而@@,如果整合统一的城市政务@@@@@@APP,不能做到至少接近于支付宝@@、微信这样的高效运行@@,不能在出现技术障碍时快速响应解决@@,无法实现功能@@设计的易用化@@,政务@@APP管理单位没有权限约束政务@@功能@@接入@@APP的具体职能部门改进服务@@,相反会让当地的市民用户@@对移动政务@@产生强烈的排斥@@。相关部门应当明确意识到@@,整合统一的城市政务@@@@APP的用户@@评价@@,是由@@APP介入的各项政务@@功能@@及综合体验中的最弱一环决定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