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三@@五@@”,在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巨大市场需求和政府@@城市治理服务需要的叠加@@,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概念走向务实@@,从全面推进向井喷式发展阶段迈进@@。对比近几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可以发现@@,我国正在把智慧@@化的重心向二@@线@@、三@@线城市和区@@、县@@、村转移@@,这意味着小城镇与@@乡村正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兴发力点@@,各地纷纷推进智慧@@乡村@@建设@@。

 
  智慧@@乡村@@被冠以@@“智慧@@”二@@字@@,许多人便将其与@@智慧@@城市@@挂钩@@,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布局智慧@@乡村@@建设@@,并称之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但农村并不是城市@@,很多智慧@@城市@@理念并不一@@定适合当下中国农村发展@@,这种智慧@@城市@@简单延伸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智慧@@城市@@向智慧@@乡村@@延伸的四@@大误区@@
 
  (一@@)网络建设延伸@@:打造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
 
  在各地方出台的智慧@@城市@@或信息化规划中@@,绝大部分包含@@“打造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这一@@任务@@,很多地方将这里的@@“城乡一@@体@@”理解为建设与@@城市相同水准的信息基础设施@@,于是展开了@@大规模的农村网络建设工作@@,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实现农村地区宽带接入能力与@@城区十分接近@@,甚至相同@@。但宽带网络的快速提升并没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反而由于信息的马太效应让@@城乡信息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北京市城市入户带宽为@@2M,农村地区为@@512K,是城市的@@1/4,截至目前@@,北京城区有很多小区已经达到了@@@@100M光纤入户@@,而农村地区普遍入户带宽在@@10M左右@@,是城市带宽的@@1/10,偏远地区差距更大@@。
 
  宽带网络建设如同道路@@,总有跑上马车的一@@天@@,应用与@@资源建设的不匹配尚可有所期待@@,但是一@@些应用类信息基础设施造成@@的资源浪费却不可挽回@@。由于担心费电@@、怕损坏@@、缺乏维修人员等问题@@,许多农村的室外大液晶显示屏常年@@处于关闭状态@@;一@@些触摸屏一@@体机@@、信息服务终端因为速度慢@@、不会用@@、怕用坏等理由@@,被锁在村委会@@;而前几年@@大力推广@@的@@“数字家园@@”、“电脑培训教室@@”也是常年@@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电脑上面落满灰尘@@,没有使用就过了@@规定报废年@@限@@。所以@@,就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而言@@,建了@@不等于用了@@@@,用了@@不等于用好@@。
 
  那么@@,什么是@@“城乡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笔者认为应该是可以实现城乡互联互通@@、资源合理分配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是强求与@@城区发展能力水平一@@致的信息基础设施@@。而且@@,智慧@@乡村@@建设应该充分借助城区资源@@,降低成本并获得恰当的服务@@。例如@@,北京市将政府@@办公部门过了@@使用年@@限的电脑批量送到农村地区@@,即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二@@)产业@@特色@@延伸@@:全方位大力推广@@@@ “精准@@农业@@”
 
  智能化@@、精细化生产是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导致延续到智慧@@乡村@@建设中的@@“精准@@农业@@”概念备受推崇@@,仿佛只要@@“精准@@”了@@,就可以@@“智慧@@”了@@。因此@@,在智慧@@乡村@@各类规划文件中都会提到@@,要全面推广@@实施@@“精准@@农业@@”。“精准@@农业@@”通过对环境的精确感知@@、系统@@诊断@@,实现科学化管理@@,确实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但在农村地区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发现@@,除了@@科研院所@@、高端设施农业以及适合集团作业的大块面积的农村地区在应用@@“精准@@农业@@”以外@@,其他地区推广@@并不理想@@。一@@是因为成本问题@@,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以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等作物为主@@,产品附加值很低@@,如果加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精准@@农业@@设备@@、系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对于规模不大的合作社来说吸引力太低@@;二@@是土地区块的问题@@,当前能推进智慧@@乡村@@建设的城市一@@般来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很难形成大面积的种植区域@@,精准@@农业@@系统@@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给推广@@带来了@@阻碍@@。
 
  在设施农业中@@,因为产品相对附加值高@@,精准@@农业@@系统@@推广@@较为普遍@@,但由于专业人员缺失@@,让@@“精准@@”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一@@是只监控@@、无分析@@@@。很多有条件的村域经济体在政府@@扶持下@@,或者依据发展需要部署了@@土壤@@、温湿度@@、空气等监测设备@@,但监测数据的分析@@使用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专业人才@@,村域经济体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仅仅单纯的记录下监控数据@@,却无所应用@@,或不能及时分析@@@@,造成@@了@@监控数据的浪费@@,不仅对村域经济体收益提升效果不明显@@,还影响了@@村域经济体负责人对@@“精准@@农业@@”建设应用价值的判断@@。二@@是新思路与@@传统思维的不协调@@。由于自动化管理设备相对价位较高@@,大部分村域经济体未实现生产管理全自动化控制@@,仍然由人工来进行操作@@。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科学化@@、精准@@化管理@@,但通过信息化监测@@、分析@@得出的专业建议却得不到很好的执行@@,这也造成@@信息化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某草莓种植合作社根据土壤湿度监测结果得出土壤需要分多次@@进行滴灌@@,而操作人员为了@@操作方便@@,根据以往经验一@@次@@性灌溉足够的水@@,并未按照建议操作@@,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对农产品收益造成@@了@@影响@@。
 
  因此@@,“精准@@农业@@”并不等于智慧@@乡村@@@@,智慧@@乡村@@也并不必需@@“精准@@农业@@”。“精准@@”的实施要量力而行@@,绝不可贸然的全面推广@@@@。
 
  (三@@)管理服务延伸@@:城区信息系统@@直接部署到乡村@@
 
  将城区各类信息系统@@部署到乡村@@,可以降低重复建设成本@@,并通过数据标准的统一@@@@,保障数据的集中采集@@、分析@@,同时@@,带动城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因此@@,这种部署方式成为各大城市推进智慧@@乡村@@建设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城区与@@农村地区在民众信息素养@@、配套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某些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例如@@:在城区已使用成熟的政民互动系统@@@@,包括移动互联网@@上的政民互动@@APP、微信等服务@@,在农村地区部署后@@,推广@@十分困难@@,村民@@的参与@@度很低@@;在城区已经广泛应用的社区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以及电子健康档案@@,部署到农村地区与@@当地基层医疗@@环境不匹配@@,发挥不了@@效用等@@。另外@@,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仍需要提供纸质材料@@,服务系统@@的延伸并没有解决农民要到城区提交材料的问题@@,没有真正实现惠民便民@@。
 
  同时@@,目前农村基层信息化工作@@,任务属性大于应用需求@@,政府@@需求的主导作用较强@@,造成@@农村基层享受到的信息化的好处相对较少@@,更多@@地是承担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录入和上报的任务@@,形成被动建设@@、疲于应付的局面@@,新系统@@的部署往往会受到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的抵触情绪@@。
 
  因此@@,城区与@@农村地区发展各有特色@@@@,城区各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并不一@@定适用于农村地区@@,在向农村地区部署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甄别差异@@,做好调整@@,同时@@要做好系统@@的整合@@,不要叠加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出系统@@应有的作用@@。
 
  (四@@)投资模式@@延伸@@:让@@社会力量成为投资建设主体@@@@
 
  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PPP模式@@发展火热@@,并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地已推出的@@PPP项目多达@@1800多个@@,总投资高达@@3.4万亿元@@。因此@@,当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中@@,PPP已成为投资主流模式@@@@,地方政府@@纷纷寄希望于引进更多@@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城市建设@@。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实施意见@@,推广@@PPP模式@@,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在@@13大领域@@,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供公共服务@@。
 
  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分摊建设风险@@,也可为企业带来可持续效益@@,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在智慧@@乡村@@建设上@@,却很容易变成一@@厢情愿@@,难以为继@@。信息化建设本身具有投入高@@、见效慢的特点@@,而农业经济相较工业产品附加值低@@,农村信息化产品累计用户困难@@,造成@@智慧@@乡村@@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很低@@,这对于重视即时效益的农村地区而言@@,无形中缺少了@@投资积极性和激励因素@@,增加了@@不可预测的风险@@,除部分企业为追求公益诉求@@、政策诉求外@@,以利益为驱使的主动参与@@智慧@@乡村@@建设的企业意愿并不强烈@@,PPP模式@@缺乏动力@@。另外@@,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的特性@@,更加剧了@@企业建设@@、运维成本@@,以及投资和运作农村市场的风险@@。早在几年@@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将自身业务市场拓展到农村地区@@,并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但部分农村区域后期维护@@、服务等工作存在困难@@,特别是部分较为偏远的山区通信基础设施铺设到位后@@,电话@@、宽带入户率难于保证@@,投资大@@、成本高@@、收益小@@,甚至造成@@亏损@@,让@@部分项目最后不了@@了@@之@@,没有了@@声音@@。
 
  我国目前智慧@@乡村@@建设仍需要以政府@@为投资建设主力@@,通过政策@@、补贴@@、基金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待市场培育相对成熟@@,PPP模式@@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二@@、智慧@@乡村@@建设的三@@点建议@@
 
  智慧@@乡村@@建设绝不是智慧@@城市@@的翻版@@,要从需求出发@@,不断挖掘特色@@@@、培育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需求是发展根本@@,要抓准硬杠杠@@,看清软需求@@
 
  智慧@@乡村@@建设要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展条件相适应@@,不能盲目建设@@,更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例如@@,很多村部署了@@村务信息展示大屏幕@@,将村务要情通过大屏幕向村民@@进行展示@@,有的村则通过短信平台@@向村民@@发布@@,但经实践来看@@,传统的广播大喇叭更能达到想要的宣传告知效果@@。
 
  在挖掘智慧@@乡村@@建设需求的时候@@,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满足食品安全@@、产业@@发展@@、村民@@互动等硬性的信息化需求@@;二@@是要挖掘智慧@@乡村@@建设带来的文化@@、环保@@等软环境的改变@@,如某村通过部署村务管理摄像头@@,不仅在村务安防方面起到作用@@,同时@@规范了@@农民随处便溺@@、乱扔垃圾等行为@@,创造了@@一@@个更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特色@@是创新源泉@@,要做顶层设计@@,打造智特色@@@@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下我国城市不可回避的发展格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虽然从行政体制上消除了@@一@@些农村@@,但是从发展现实来看@@,小城镇无论从设施@@、产业@@,到管理@@、服务尚不够完善@@,与@@城市有很大差距@@,而且@@部分城镇化过程@@,让@@农村完全丧失了@@自身特色@@和文化@@,造成@@“千城一@@面@@”,智慧@@乡村@@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个现实问题@@。
 
  因此@@,智慧@@乡村@@建设一@@定要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包括特色@@的产业@@结构@@、特色@@的生活环境@@、特色@@的文化氛围等@@,做好顶层设计@@,让@@“智慧@@”与@@“特色@@”融合@@,创新发展思路@@。
 
  (三@@)人才是持续动力@@,要培育新农民@@,引进新人才@@
 
  农村地区人才短缺@@、农民信息素养低是目前智慧@@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因此@@,一@@定要以人才培育为核心@@。一@@是加强对农民信息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和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网络意识@@、树立数字化观念@@;其次@@要面向村领导@@、村信息员@@、村民@@、镇村企业@@、农合组织等不同的农村地区受众@@,加强多样化@@、创新化@@、贴心化的信息技能培训@@。二@@是通过政府@@补贴@@@@、培养培训等形式@@,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智慧@@乡村@@建设专业人才梯队及培养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李新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通信与@@电子信息系统@@@@、EMBA双硕士@@,致力于信息化@@、信息安全及数字出版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