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任何回避推诿@@,遮掩捂盖的做法@@,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政府@@部门只有积极公开相关信息@@,才能将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杭州地铁施工工地大面积塌陷事故发生后@@,两天来@@,笔者一直在关注@@事故的最新情况@@,从@@15日最初的陷入困境人数不明@@,到报告具体死亡和失踪人数@@,相关新闻更新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正是通过不断更新的新闻@@,人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对于营救受困者采取的措施@@,我们甚至还能在网上看到被困人员名单@@。从@@中不难看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当地政府@@没有回避@@,而是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使人们能了解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的最新进展@@。

  我们可以看到@@,与以往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时某些地方千方百计遮掩不同@@,杭州市采取的是全程透明@@、公开的报道@@,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当地政府@@几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营救方案及进展情况@@,这本身就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别的姑且不论@@,杭州市政府@@起码做到了信息公开@@,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这至少是一个进步@@。

  事实上@@,正是由于当地政府@@的这种态度@@,一些网友也纷纷对营救方案献计献策@@,在一些网站论坛里@@,还不时能看到一些专业人士提出的中肯意见@@。这虽然不一定会被当地政府@@采纳@@,但至少说明@@,在政府@@充分公开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网友们少了质疑@@、抱怨@@,多了理解@@、支持@@。

  任何灾难的发生都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但难能可贵的是@@,杭州市政府@@采取了比较透明的做法@@。这也告诉我们@@,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任何回避推诿@@,遮掩捂盖的做法@@,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政府@@部门只有积极公开相关信息@@,才能将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当然@@,出了如此严重的事故@@,杭州市相关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关责任人也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这自是应有之义@@。但是@@,在这次@@事故中@@,我们至少看到了当地应对此事的透明态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