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考察门@@”事件看起来正在@@落幕@@。 

  12月@@4日@@下午@@,新华社记者从温州@@市委获悉@@,温州@@市纪委已查清@@“23人@@赴美培训团@@”的问题@@。经查实@@,该团组的组团@@、报批等手续符合有关规定@@,属于正常的干部培训学习考察@@。但该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培训团在@@外@@听课和公务活动时@@间明显少于批复的日@@程安排@@。二是驻留的城市明显多于批复的日@@程安排@@。 

  市纪委调查核实认定@@,市委组织部分管教育的副部长余薛民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外@@事管理规定@@,对一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提交的与报批培训安排严重不符的培训安排审核把关不严@@,工作失职@@,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和影响@@。该培训团团长@@、温州@@市纪委副书记徐有平@@,副团长@@、文成县县长谢作雄@@@@,副团长@@、温州@@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周建强三人@@作为团组负责人@@@@,未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欠妥的培训日@@常安排未提出异议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 

  经报请省纪委批准@@,温州@@市委决定分别予以余薛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予以徐有平@@、谢作雄@@、周建强党内警告处分@@。 

  温州@@市委同时@@责令该团所有团组成员自费支付未经批准的费用@@,并作出深刻的检查@@;对本次@@违规出国考察情况予以通报批评@@。 

  而此前的@@@@11月@@29日@@,江西省新余市@@市委@@、市政府@@已经对新余赴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考察团进行处理@@,两名干部被免职@@,一名干部被停职@@,违规旅游经费全部由当事人@@负担@@,所有出访人@@员都要写检查@@。 

  随着当事人@@被处理@@,“出国考察门@@”事件即将落幕了@@@@,但不少网友仍在@@追问@@。 

  温州@@处理得太迟太轻@@?

  12月@@4日@@,江西省新余市@@“赴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考察团违规违纪问题调查处理小组@@”副组长@@、市纪委书记黄国钧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开会研究进一步处理的方案@@,江西省纪委也派人@@参与了@@@@,过一两天@@就会有处理结果@@,欢迎继续关注@@@@。” 

  此前的@@11月@@29日@@,黄国钧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市委的态度非常坚决@@,将对任何违规违纪事件作出严肃处理@@。” 

  “出国考察门@@”事件曝光后@@,由于涉及江西新余和浙江温州@@两个@@考察团@@,因此@@,两地的处理情况自然成为舆论对比的焦点@@。 

  从对外@@公布处理结果的时@@间上看@@,新余要比温州@@早@@4天@@。 

  11月@@2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赶赴江西新余进行采访@@,亲历了@@处理结果出台的全过程@@。 

  28日@@当天@@@@,新余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罗红明告诉记者@@,他是在@@@@27日@@接到媒体询问此事的电话后才知道相关情况的@@,并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作了@@汇报@@。 

  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27日@@,罗红明对媒体作出回应@@:此事件已引起了@@该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并下令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新余市主要领导要求@@,一旦查明出国考察团@@属公费出国旅游@@,产生的费用将由该团成员自行承担@@,如发现出国考察团@@有违法乱纪行为@@,将交由司法检察机关处理@@。 

  28日@@,新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永斌对本报记者表示@@,江西省制止党政公费出国@@(境@@)旅游督导组已于当日@@来到新余就情况进行调查@@。 

  28日@@晚@@10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在@@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时@@表示@@,从一般常识和基本理智判断@@,这更像一次@@豪华的公费旅游@@,而非考察@@。同在@@节目中出现的北京学者邹瑾则认为@@,此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有欺诈社会公众的嫌疑@@”。 

  在@@与罗红明及刘永斌取得联系后@@,他们表示@@,他们也正在@@看这个节目@@。 

  29日@@早@@8时@@,罗红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新余决定尽快处理@@,最迟将在@@下午@@3时@@公布调查处理情况@@。 

  然而@@,不到下午@@1时@@,罗红明即给本报记者提供了@@处理报告@@。而市纪委书记黄国钧则告诉记者@@,28日@@晚@@,市委有关领导连夜组织调查组开会讨论调查处理情况@@,一直开到@@29日@@凌晨@@3时@@。 

  新余的处理结果出来后@@,温州@@方面才开始作出回应@@。 

  11月@@30日@@,温州@@市委组织部部长鞠建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真有借考察之机@@,进行公费旅游甚至@@赌博的情况@@,我们一定会严肃查处@@。” 

  鞠建林同时@@表示@@:“拉斯维加斯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干部去学习考察市政建设是很合理的@@,不能就此判断是去赌博@@。在@@结果没出来前@@,还不能轻易下判断@@。” 

  就这样@@,经过数天@@调查后@@,12月@@3日@@,温州@@才最终公布处理结果@@。 

  但与新余的处理结果对比后@@,舆论纷纷质疑@@:“同是公费旅游被曝光@@,因何境@@遇不同@@?” 

  浙江某高校的公共管理学专家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表示@@:“鉴于此前新余的处理结果@@,结合温州@@的调查情况@@,我个人@@觉得无论处罚力度@@,还是涉及人@@数@@,都明显偏轻@@。”他表示@@,“温州@@对新余的一些较为妥当的处理方法未予采用@@,让我感到很可惜@@。” 

  东窗事发为何总因偶然@@@@? 

  两个@@“出国考察团@@”的曝光@@,完全有赖于网友@@“魑魅魍魉@@2009”贴出的材料@@。现在@@@@,除@@“魑魅魍魉@@2009”自己透露的@@“一个@@IT行业的技术蓝领@@”外@@,没人@@知道其真实身份@@,更无从了@@解其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 

  甚至@@“魑魅魍魉@@2009”在@@11月@@26日@@10时@@34分于天@@涯@@“贴图专区@@”发出的帖子@@——《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这个帖子被网友转载时@@改了@@个更显眼的标题@@——《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也被删除@@了@@@@。 

  记者查询后发现@@,“魑魅魍魉@@2009”这个网名是@@2008年@@11月@@26日@@10时@@10分注册成功的@@,24分钟后@@,《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和帖子即发出@@,这也是以@@“魑魅魍魉@@2009”这个网名在@@天@@涯上发出的唯一主帖@@。 

  “魑魅魍魉@@2009”在@@选择网上曝光的同时@@还表示@@,图片原件已寄到相关省纪委@@。 

  有网友叹服@@“魑魅魍魉@@2009”的技巧@@:“先生是@@IT行业的人@@士@@,他懂得网络的影响@@,他知道纪委的权力@@,借用网络之手@@,借用纪委的权力@@,巧妙地完成了@@一次@@绝杀@@。” 

  但也有人@@怀疑@@“魑魅魍魉@@2009”并非@@“乘坐地铁时@@无意中捡到@@”有关资料@@,而是因出国考察团@@的江西省组织者与安排行程的旅游公司之间出现利益纠纷才这样做@@。 

  但无论如何@@,这起打着出国考察名义的公费旅游事件@@,在@@5个多月@@后才以这样一种@@“偶然@@”的形式东窗事发@@,不由得让许多人@@感叹@@:“还有多少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没被捡到@@?” 

  这次@@事件最能勾起人@@们记忆的是@@2006年@@11月@@20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以副检察长徐文艾为团长的公务考察团一行@@10人@@,在@@芬兰赫尔辛基机场办理入境@@手续时@@@@,被查出伪造芬兰司法部邀请函@@,以及擅自变更出访路线@@、增加目的地国家等违规违纪事实@@。那次@@事件同样是偶然@@被揭发的@@。 

  有评论认为@@,很多官员丑闻的暴露总是因为当事人@@的不小心或@@其他@@“意外@@因素@@”才偶然@@露出了@@马脚@@,而让监管机制每每尴尬不已@@。“这也就别怪大家戏称什么@@‘水管子反腐@@’、‘二奶反腐@@’、‘大火反腐@@’了@@。” 

  还有评论认为@@@@,偶然@@疏忽丢失了@@出国考察清单@@,被人@@捡到遭媒体曝光后受到查处@@,这是概率多么微乎其微的事件@@。公款出游这么大的利益诱惑@@,如此小概率曝光@@,这怎么可能让人@@@@“吸取教训@@”?由此认定@@“这绝对不会是@@‘第一批@@’或@@‘最后一批@@’公款出游者@@”。 

  公开的秘密@@

  本报记者在@@新余采访时@@@@,曾有新余市官员这样表示@@:“是这批人@@倒霉@@,要是捡的是另一个@@地方的材料@@,你也不会来我们这里了@@@@。” 

  有媒体报道称@@,在@@11月@@之前@@,通过江西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出国@@(境@@)考察活动@@,仅新余市至少有@@20批次@@@@,而就在@@江西省纪委通报当天@@@@,江西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二三十位县乡干部就从南昌启程@@,11天@@的@@“港台考察@@”,团费是每人@@@@3万元@@。 

  而对出国考察的态度@@,甚至@@“按干部级别对公款出国考察进行指标管理@@”的方式@@,依据级别限定党政领导干部出访次@@数@@,逐渐演变成为上行下效官员的福利或@@待遇@@。所以@@,虽然禁止出国考察变公费旅游的声音不断@@,公费旅游却一直是公开的秘密@@@@。 

  在@@《晒晒公务员的福利@@》的帖子后面@@,就有不少网友跟帖表示@@:“见怪不怪了@@@@!”“太正常了@@@@,见多了@@都麻木了@@@@。” 

  还有网友则表示@@,虽然有诸多规定禁止公费旅游@@,但这种现象的失控@@,却源于制度虚设@@,总体而言@@,考察审批程序过于简易@@,限制过于宽松@@,在@@源头就没有堵住@@。 

  本报记者在@@江西新余采访时@@@@,有考察团成员反复向记者强调@@:“是经过市里同意的@@”;“都是领导批的@@”。而当地有官员则承认@@,这些出国考察的干部@@,符合出国考察的要求@@,所以@@市里批准同意了@@@@。 

  而我国每年@@如此大规模的官员公费出国@@,已经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根据@@《200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2004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出国费用约为@@29亿元@@。 

  但这仅是@@2004年@@的数据@@,那之后@@,这种费用呈急剧上升趋势@@。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龚维斌教授认为@@:“要想控制住官员公费出国考察@@,一切官员开支都须纳入财政预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在@@接受央视访谈时@@也表示@@:“这个个案暴露出来的只是我们庞大的公费开支中的冰山一角@@。” 

  他认为@@,政府@@公开信息条例实施后@@,本来公众应有权了@@解这些@@。“财政支出这一块@@,我们始终在@@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什么理由可以不让公众去了@@解@@、去知晓呢@@?”他说@@:“我们现在@@@@所有这些公共财政支出必须给公众一个@@说法@@,公众应当享有知情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