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96.8%网友认为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 

       面对老百姓心目中@@"天大的事@@",我们的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矛盾就会越积越深@@。2008年爆发的多起群体性事件@@,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1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你那里的社情民意渠道畅通吗@@?《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近日@@联合推出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1月@@5日@@零时@@,共有@@7111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96.8%的网友认为@@“不通畅@@”。过半网友反映@@“电话很难打通@@,邮件石沉大海@@”,40%多的网友遭遇过@@“相关部门相互推诿@@”。

  应该说@@,这份调查@@本身就是一种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长期以来@@,一些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以及@@“叫不醒@@”的政府@@网站@@@@,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熟视无睹@@”和@@“充耳不闻@@”。眼下@@,短短几天的时间内@@,逾七千名网友直陈民意渠道@@“不通畅@@”,仍希望借此@@“叫醒@@”一些地方的民意渠道@@:善待民意@@,倾听民声@@,不要再用一贯的傲慢和@@缄默伤害一颗颗热切期盼的心@@。

  长期以来@@,坊间一直流传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古训@@;主流舆论也将政府@@的价值取向诠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当老百姓的利益受损了@@、遭遇不公了@@,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政府@@部门@@。他们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更多@@地倾听民意@@,可是@@,他们的声音想要抵达有关部门@@,在一些地方并不是太容易的事@@。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满怀信心给政府@@机构打个电话@@、发个邮件@@,结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相互推诿@@,百姓怎能不感到失望@@?

  没有人喜欢折腾@@,中国的老百姓更是如此@@。理由很简单@@:中国的老百姓崇尚@@“和@@为贵@@”。所以@@,一些小事儿@@,能自己解决的@@,能退一步解决的@@,老百姓大多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一旦想方设法来找政府@@了@@,那么在他们心目中@@,那些事就是@@“天大的事@@情@@”。面对老百姓心中@@“天大的事@@情@@”,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解疑答难@@,矛盾只会越积越深@@,进而产生民怨的累积效应@@,上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

  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每起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背后@@,总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互推诿和@@行政不作为的情况存在@@。有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对反映问题的群众相互@@“踢皮球@@”,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冷@@、硬@@、横@@”;另一方面@@,他们视群众反映问题如洪水猛兽@@,以破坏社会稳定等罪名对待@@。2008年爆发的多起群体性事件@@,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1月@@5日@@的@@《瞭望@@》周刊发表题为@@《提高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的报道@@@@,部分专家在接受访谈时提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2009年中国社会还可能面临更多@@的矛盾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政府@@主动倾听民意@@,不失为化解矛盾的一个好方法@@。眼下@@,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民意反馈渠道@@,而是确保民意渠道畅通@@,只有政府@@部门做到善待民意@@@@“不懈怠@@”,社会才能更和@@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