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的网络调查显示@@,68.7%的网友不知道所在省区市的政府@@@@(省长@@、主席@@、市长@@)热线@@、信箱或者其他联系方式@@,96.8%的网友认为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详细进入@@

  科技进步@@,泽被你我@@,政府@@行政亦受惠于此@@。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政府@@有了更广的平台@@来倾听群众的诉求@@。然而@@,技术的进步终究不可能解决体制的痼疾@@,如果没有技术背后执政理念的更新@@,技术的通达通道再多@@,似乎也难以畅通@@。

  权为民所用@@,因而@@关心百姓疾苦是很多地方官员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可社情民意的调查结果说明@@,他们的关心似乎只在嘴上@@、会上@@、纸上反复地操练@@,而没有固化于其内心的信条@@、落实于其行动的指南@@,对于民间的@@“疾苦声@@”,说不定还总疑似为衙斋卧听的@@“萧萧竹@@”。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如果连传达社情民意的渠道都不畅通@@@@,又怎么能知道民间的疾苦冷暖呢@@。

  去年@@,从云南孟连到贵州瓮安再到甘肃陇南@@,国内发生了诸多群体性事件@@,事件的起因各异@@,但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共同特征@@,是对民众诉求的忽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民众参加到事件中去@@。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在某时@@、某地的诉求曾经被一度忽视吗@@?

  为什么现代技术支撑下的社情民意通道会不畅通@@呢@@?技术自身给不出答案@@。而如果我们认可服务政府@@的理念@@,显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忽视了被服务者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评定服务者政绩的时候很少用科学的数字来测判民众的满意度@@,进而对干部进行考察和评价@@。

  因而@@,我们认为@@,只有民意能够对地方官员真正产生了压力@@,官员才有动力主动地去疏通社情民意的通道@@,积极地到基层去了解真问题@@,吸纳真意见@@。也才能防止权力在民意面前表现出一副傲慢而恣意的面孔@@,那些社情民意的通道也才不至于成为@@“为吸纳而吸纳@@”的一种权力姿态和摆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