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公众评论褒贬不一@@。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打造阳光政府@@@@,防止政府@@暗箱行政@@。北京大学王锡锌教授认为@@,保密法的范围@@,定义的程序都比较宽泛@@,导致了有@@些官员很容易把主观上不愿意公开的想法@@,变成现实@@。

  央视@@《新闻@@1+1》报道@@,《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中国政府@@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民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条例在实施不久也接连遇到了一系列重大考验@@。

  现在@@,在百度上输入@@“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找到相关网页@@388万篇@@,绝大部分都是各地政府@@所发布的信息@@,而信息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无不涉及@@,可以说在这一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实现着公开信息的义务@@。

  同时@@,随着政府@@公开信息的进程发展@@,人们参与其中的意识也不断加强@@,就在去年@@底@@,国家公布四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后@@,有@@关部门当即表态@@,公众可随时登录相关网站@@,查询公开信息@@。然而随后有@@公众提出@@,网站虽然对四万亿流向哪些领域做了说明@@,但并没有@@具体项目和预算明细@@。

  而上海一位律师更是于今年@@初提交申请@@,要求对四万亿的最新使用情况进行公布@@,虽然这位律师最终没有@@得到详细答案@@,但显然@@,如何更好的公开信息@@,满足民众需求@@,是各级政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而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也许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锡锌认为@@,信息公开应该是帮忙@@,而且是帮大忙@@,因为特别是在重大的事项发布的时候@@,所谓重大事项通常来说是民众非常关注@@的事项@@,第二@@,重大事项又由于它本身是非常复杂的@@,重大必然和复杂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一个事件@@,民众有@@很强的关注@@度@@,而这一事件本身又很复杂@@,如果没有@@及时的@@、权威的@@、充分的信息的披露@@,必然会出现所谓的谣言或流言@@,因此@@在这些事项发生之后@@,信息公开其实就是避免谣言和流言最好的办法@@,这就是在帮忙@@,因为谣言@@、流言来了之后@@,大家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应对事件就会失去@@,乱了方寸@@,所以这是看到从常理上来说@@,这就是在帮忙@@,而且是在帮大忙@@。

  王锡锌说@@,四万亿这样一种刺激投资的方案@@,一方面的确有@@很多真金白银要花出去@@,当然大家必须要关心@@,第二@@,这样一些真金白银花出去的过程中@@,老百姓当然要关心会不会出现花钱不到位@@,甚至是被浪费的情形@@,所以民众对信息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他们知情权的要求@@,也体现了参与和监督权@@。这种信息的披露应该说@@需要落实多少@@,公开多少@@,这就是及时和充分的问题@@,我们在四万亿投资的早期@@,的确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并没有@@和民众的需求形成一个时间上和空间@@上完全对应的匹配关系@@。

  王锡锌认为@@,政府@@主动公开为什么做得好呢@@,或者说看起来做得好@@,是因为政府@@是在自己定菜谱@@,自己出菜@@。如果单个公民@@、法人或者组织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这时候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老百姓来点菜@@,点菜可能就是按照各个人所关心的@@,有@@的是关心他自己的事@@,也有@@些是关心公众的事@@,但不管怎么样@@,它的复杂性@@、它的多样性可能都会给我们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各种各样新的挑战@@,我觉得政府@@在面对被动公开或者是因申请公开的时候@@,其实更应该主动@@,所谓的主动就是要满足各种各样的申请的需求@@,要及时地有@@耐心的去回复他们@@,这就是我在这里讲的@@,官员必须要用心@@。

  应该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年@@以来@@,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有@@9个省级单位对发函未予理睬@@,没做任何回复@@,这显然是一个态度问题@@。面向全国@@31个省的财政厅发的信息申请函@@,有@@12个单位也没有@@回复@@。拒绝的主要的理由是这些信息不属于公开范围@@,也就是说属于保密范围@@。

  对于很多政府@@@@,或者是地方政府@@不愿意公开一些信息@@,王锡锌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在主观上@@,尽管主观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年@@@@,观念@@、意识上对这样一些法律制度或者政府@@信息公开@@@@、阳光政府@@这问理念不够@@。第二@@个@@,在法律制度上@@,我们到底是不是留下了很多的漏洞@@,让那些官员可以将主观上不愿意公开的想法变成现实@@呢@@?一方面在保密制度上面@@,保密的范围@@,定义的程序都是比较宽泛的@@,这导致了有@@些官员很容易把它主观上不愿意公开的想法@@,变成现实@@,另外@@,监督的制度依然存在比较大的漏洞@@,现在@@尽管有@@一些法律上规定的监督@@,但是这些监督操作起来效率比较低@@,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信息公开比较成功的个案@@,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媒体的监督下才能够顺利地推进的@@。

  王锡锌说@@,保密法所确定的这样一个秘密的范围还是过宽@@,再加上定秘的程序相对来说比较随意@@,因此@@定秘很容易@@,而减秘很难@@,另外@@一方面@@,我们对于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确立好@@,因此@@,官员有@@的时候完全随心所欲的用秘密@@。

  王锡锌最后说@@,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可能还是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可能是观念@@的变革问题@@,观念@@的变革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能很难@@,论语泰@@《国第八@@》,老夫子讲过一句话@@,叫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换一个解读@@,如果老百姓觉得应该做的@@。应该让他们去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