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

  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情渠道@@。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因此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例如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网上签名@@、博客@@/个人空间@@等@@。此外@@,还有即时通讯群@@和@@移动电话短信@@。即时通讯群@@主要是@@QQ群@@(全国@@2237万个@@)和@@MSN群@@,按照同学@@、同事@@、同乡和@@同好来组成@@,形成一个个小众文化圈@@。网民的意见@@、情绪与态度等@@,通过即时通讯方式所构成的庞大的人际传播网络迅速传播@@,从而产生强大的声势@@,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网民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不论是拉萨@@“3·14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瓮安@@、孟连等地的群@@体性事件@@还是最近发生的@@“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等等@@,一经在网络披露后@@,都能迅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舆论的关注@@@@,成为舆论焦点@@。

  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另一方面@@@@,各种渠道的意见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比如@@,2008年@@11月底@@,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帖@@《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晒@@”出@@37张图片@@,全面曝光江西省新余市@@、浙江省温州市两个出@@国考察团的名单@@、行程@@、费用等@@。一石激起千层浪@@,网民热议@@,舆论哗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