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党和@@政府@@以积极的作为进行引导@@和@@推动@@,也需要公民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这其中@@,公民意愿和@@意见的理性并顺利表达@@,政府@@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掌握和@@疏@@导@@是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社会发展最优化的基本前提@@。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这在客观上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网络媒体蓬勃发展@@,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能否对网络舆论@@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规范@@,以进一@@步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亦是衡量各级政府@@媒体应对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二@@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人员庞大@@、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全球传播等特点@@,使得完全控制网络传播几乎不可能@@。同时@@,网络舆论@@的社会效果利弊皆有@@,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其弊端是非常明显的@@,诸如其流言化@@、情绪化@@、口水化倾向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而这一@@工作理应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在媒体应对和@@舆情引导@@方面进行创新的着眼点@@。

  地方各级政府@@和@@官员由于始终处于直面社会@@、直面群众的第一@@线@@,亦负有了解@@、掌握和@@引导@@一@@方社会舆情的重任@@,政府@@官员形象@@、工作上的是非得失@@,都面临着群众的和@@媒体的两个方面的舆论监督@@。当前@@,网络媒体也愈来愈成为基层民众意愿和@@意见表达以及展现当前@@舆论动向和@@社情民意的新窗口和@@地方政府@@进行舆情引导@@的新平台@@@@。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三@@

  地方政府@@要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其一@@@@,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舆论引导@@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行政管理的方式@@。显然@@,这种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网络舆论@@引导@@的需要@@。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必须实现由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的转型@@。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管理方式@@,正视网络舆论@@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网络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

  其二@@@@,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能力@@。

  据统计@@,现在我国省@@、市@@、县政府@@网站@@的总体拥有率已达@@86%。但从政府@@网站@@的功能和@@内容@@、群众的认可度来看@@,政府@@网站@@整体水平不高@@。一@@些地方政府@@网站@@仍是按办传统媒体的方法办网站@@,网站的功能基本局限在信息提供的层次@@@@,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能及时@@跟进@@,缺乏参与互动@@性@@,最有网络特色的交流性没有体现出来@@。因此@@,网民在心理上与政府@@网站@@仍有较大距离@@。政府@@网站@@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应切实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完善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借用传统媒体优势@@,做好政府@@网站@@的推介和@@宣传工作@@。同时@@借鉴商业网站模式@@,对网站@@、网页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度创新和@@及时@@更新@@。加强政府@@网站@@与商业网站的互补@@、互助@@、互动@@,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增强普通网民对政府@@网站@@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其三@@@@,进行适时必要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制度创新@@,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制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应对能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如同在网络空间@@里的政府@@新闻发言人@@,但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工作团队@@,是一@@个工作系统@@。它可以就本地区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不同于单向面对媒体的传统新闻发布会@@,网络新闻发布可以直接对话和@@实时交流@@。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人才资源整合制度@@。地方各级政府@@应注重吸纳@@、培养三@@种优秀的网络人才@@:高水平的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可以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例如@@,通过网络评论员可利用理性的言论再加入些感性色彩@@,来引导@@和@@启发网民思考和@@判断是非@@,从而使网民与政府@@产生共鸣@@;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可对网民关注@@的本地区公共问题实行信息收集和@@趋势分析及后果研判@@,从而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