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期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深刻影响到当下每一个人@@。最直观的体会@@,当然@@就是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一部手机@@,不仅能完成最一般的实时交流功能@@,它还可以@@整合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多项需求@@。然而@@,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梁春晓@@,阿里巴巴副总裁@@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信息技术的视野出发@@,人类的技术@@,无非就是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一类是其他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人类传播信息的手段@@、技艺和方法@@,包括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当然@@也包括当下渗透人们生活之中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我们将今天@@称之为@@“互联网@@时代@@”,但实际上依然低估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两百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进程@@,重塑了@@人类社会@@,塑造了@@影响人类社会两百多年的学科划分@@、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在今天@@@@@@,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工业时代以@@来产生的基本社会结构@@和政治形态@@,都可能被重塑@@。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业体系内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浪潮@@,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群@@——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区块链@@、比特币等等@@。这些技术大都是基于互联网@@而发挥作用的@@,但它们会对人本身的存在方式产生影响@@——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观念理想层面@@。在这样强大的力量推动之下@@,原有构成工业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公司@@、比如@@知识产权等等@@,它们所指向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它们能否继续以@@传统定义的形式存在下去@@,在今天@@@@已经是必须认真直面的问题@@。

  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观察@@,互联网@@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技术的创新@@@@,如基站的建设@@,门户网站@@、手机逐渐普及等等@@,在中国这个阶段大概发生在@@2000年前后@@;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创新@@@@,在中国的标志性现象是淘宝@@@@、支付宝的出现@@,随之涌现出一大批崭新的商业模式和崭新的企业@@。现在@@中国市值最大的两个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

  到今天@@@@,互联网@@开始进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创新@@的第三@@阶段@@。

  这个第三@@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互联网@@行业所涌现出来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突破了@@互联网@@行业这一范围@@,全面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展@@,逐步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性意义@@,并开始深度改变人类的社会形态@@。

  互联网@@重塑生产结构@@与社会结构@@@@

  在思想方法层面@@,互联网@@也给予我们一种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视角@@。如果我们从一个极其简化的模型来看待人类社会@@,可以@@发现它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节点@@,一个是连接@@。所谓节点@@,包括人@@、组织@@、村庄@@、工厂@@、国家这些实体@@,而联结这种节点的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包括聊天@@、访客@@、旅行@@、交易@@,也包括现在@@的打电话@@、上网@@、微信等等@@,都可以@@视为是连接@@。

  今天@@,我们为了@@充分认识互联网@@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深刻影响@@,必须关注其对生产结构@@@@、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协作@@(分工@@)结构@@。

  首先@@,互联网@@催生了@@新基础设施@@@@。原来的基础设施@@,是人们所熟知的@@、产生于工业时代的铁路@@、公路@@、机场这样的交通设施@@、公用设施@@。今天@@的基础设施@@,其内涵进一步扩展和演变@@,云网端@@、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其次@@@@,互联网@@催生了@@新的生产要素@@。原来我们讲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等@@。而今天@@@@,数据正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而且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巨额估值@@,主要价值依据就是其掌握的巨量数据@@。数据有可能超越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等@@,成为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

  最后@@,互联网@@催生出新的协作结构@@@@。我们社会原来的协作@@(分工@@)结构@@,产生于大工业时代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但是@@,产业链体系和市场体系都存在着自身的巨大限制@@,如资源@@、制造基地和市场在时间@@、空间@@层面的隔离与不平衡@@,会产生高额成本@@,也会受到规模限制@@。而互联网@@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可以@@推动大规模协同与共享@@,或者叫大规模协作与共享@@。这种协作方式@@,远远超过传统的分工@@与合作结构@@@@。

  要突破实体空间@@的天然限制@@,需要的是线上与线下的对接与协同@@。而数量超过亿计的超大规模的协作@@,必然引发生产@@、交易@@、消费结构@@的质变@@。此种大规模协作@@、协同的模式@@,突破了@@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传统分工@@结构@@@@、市场结构@@@@,影响极其深远@@。这些影响@@,在今天@@@@也还只是初露端倪@@,在未来还会逐步显现其摧枯拉朽的威力@@。

  上述三个新要素@@,是我们理解当下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关键@@。以@@2017年的爆发性成长的共享单车为例@@,如果没有新的基础设施@@——即没有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能力@@,没有大规模协作的基础@@,这种新事物是不可能出现的@@。

  我们把此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为共享或者分享@@经济@@,说明它的经济形态已经超出了@@以@@所有权@@、使用权为基本概念的经济学内容@@。分享@@经济有三个重要的特质@@:第一@@,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第二@@@@,它需要大规模参与@@;第三@@,它要依靠数据智能匹配@@。

  为什么五年前不可能出现共享单车@@?因为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移动支付@@。

  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协作结构@@@@,正在对现在@@的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某种意义上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一二@@三产业的传统划分方式@@。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一个横向分工@@的概念@@。人们按照生产环节进行产业划分@@。种麦子可以@@称之为第一@@产业@@,把麦子磨成面粉则称为第二@@@@产业@@@@,而把它制作成包子出售则属于第三@@产业@@@@。

  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横向划分显然出现了@@无法归类的问题@@。比如@@,按照传统归类方式@@,理发属于第三@@产业@@@@,移动网络运营商也是属于第三@@产业@@@@——天差地别的两种行业却属于同一产业@@。而如果我们继续以@@归类方式来作为我们经济统计@@、政策制定的依据@@,一定会遮蔽我们对现实巨变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已经开始失效@@,它已经很难刻画出当下的产业结构@@特征@@。

  要正确描绘当下的生产结构@@形态@@,我们就不能固守横向分工@@的旧视角@@,而是必须关注随着互联网@@时代@@而来的纵向结构@@@@。

  什么叫纵向结构@@@@?我们现在@@要观察和定义一个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分析它处于何种生产环节之中@@,而是应该分析它处于什么样的生产层面之上@@:处于最底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可以@@称之为基础设施行业@@,中国移动就是新时代的基础设施行业代表@@,其提供的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处于中间层面的@@,是平台@@行业@@,平台@@掌握数据@@,非常关键@@,淘宝@@、滴滴都是此种意义上的平台@@@@;最上层@@,可以@@称之为自由连接体@@,它是可以@@随时连接@@、随时自主形成的各种商业实体与社会实体@@。

  自由连接体可以@@直接面对市场@@,响应市场发展@@,它可能是小微企业@@,也可能就是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供给端@@,还是在需求端@@,越来越多个体从原有的组织@@@@、体制@@、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半游离状态@@,他们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联结@@、组合@@,产生出无数种可能性@@。

  未来也许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组织@@@@,而是成为这样的自由连接体的终端@@。最近@@,在一个高校所做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显示@@,95后的大学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选择毕业以@@后不就业@@——不考公务员@@,不到公司做职员@@,而是以@@自由连接体的方式在家工作@@。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是作家@@/出版人@@/学者等等多重身份@@,他可以@@以@@多重身份自由连接@@——以@@后这些人的人生就可以@@说是@@“斜杠人生@@”了@@。现在@@,此种自由就业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就业问题@@。

  这一切都说明@@,技术变革引发商业模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引发市场生态变化@@,市场生态变化引发组织@@变化@@,组织@@变化又会带来对人的能力的需求的变化@@。互联网@@带动的社会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重塑知识体系@@与治理体系@@

  为了@@应对变局@@,引领变局@@,我们必须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重塑我们的治理能力@@。

  在农业时代@@,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非常缓慢@@,慢于人类年龄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年长者的经验对于年幼者是有效的@@,年长者天然拥有知识上的权威@@。而当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知识增长加快@@,年轻人拥有的知识未必比年长者少@@,家长经验和知识权威的有效性@@,面临学校体系竞争@@,也受到教育层次@@较高者的挑战@@,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反对老一辈人知识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的代谢和更替非常迅猛@@,年轻人相对于年长者反而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信息时代的新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平衡正在影响家庭结构@@中的父母权威@@。比如@@,面对一个智能设备@@,现在@@的一个儿童几乎不用看说明书@@,稍加摸索就能熟练运用@@,而家长却还是按部就班地依赖说明书指导@@,并且未必能掌握@@——这是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带来的限制@@。当此类的挫败不断出现时@@,家长的权威就会出现问题@@。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由于信息传播速率问题@@,学校教材往往刚出版就已经落伍@@。老师们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其他老师@@,而是以@@整个互联网@@为背景的海量信息@@。

  更进一步@@,此种趋势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体系@@,还影响到传统的知识分布方式@@、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架构@@。近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就已经面临过类似的冲击@@,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本土知识体系@@被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西方知识体系@@颠覆和替换@@。而到了@@今天@@@@,这种知识体系@@的颠覆和替换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观念冲击@@、伦理冲击可能更为剧烈@@。

  面对由此而来的观念混乱和意识形态危机@@,我们的可能出路不是回到过去@@,重新拥抱农业文明的知识经验@@,而是面向未来@@,直面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重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互联网@@给新时代的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面对生产结构@@的变化@@、人类和信息流动性的剧增@@、社会复杂性的几何级数增长@@,我们无法延续传统等级化@@、科层制@@、管制式的治理模式@@,而是必须探索网络化条件下新的治理形态@@。

  我们在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多元主体@@的平等@@价值诉求不断高涨@@,而且日渐难以@@靠压制和无视的方式加以@@应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可以@@视为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形态@@:不是像过去一般依靠一个中心来进行控制@@,不是依靠一个政治精英团体来维持秩序@@,甚至也不是一个中心来分层地进行控制@@。

  当然@@,在我们看到互联网@@给社会治理@@带来冲击的时候@@,也要看到@@,互联网@@自身内在的一些技术特性@@,也为这样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我们不能简单地重复单边形式的管理模式@@,而是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技术特性@@,要更为重视开放@@@@、对等@@、公平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实现大范围的公众参与@@,创造出互联网@@时代@@的新公共性@@。

  我们要创造的治理形态@@,是所有角色都是对等@@@@、平等@@、开放@@、连接的治理形态@@,是可以@@不断激发不同人的创意@@、创新@@、创造力的治理形态@@。这是一种生态化的治理@@,是多方协同的治理@@。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