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机构调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出现的新态势@@。学者就如何继续调整@@、推进电子政务@@,以汪向东和周汉华为代表@@,分别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思路@@。

  我赞同这样的判断@@:“重要机构的缺位是我国电子政务领导体制的大问题@@”,症结在@@@@“动力不足@@,阻力不小@@,体现在@@习惯@@、制度@@、利益方面@@”,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非常需要一个顶层@@、专管@@、超脱@@、强力的领导和协调机构@@”。将下一步电子政务的主要推动力@@“归纳为政府推动@@、市场推动@@、法治推动@@、社会推动@@、竞争推动等@@5个方面@@”的看法@@,从@@基本面而不是实际操作角度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实是@@,我国对于公共产品生产方式@@(这里指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定位@@,各利益相关主体@@尚没有形成一致共识@@,还处在@@磨合之中@@。其结果必然是电子政务将在@@长期矛盾和各方博弈中缓慢渐进@@。

  当代中国的公共产品生产方式@@,从@@“政治@@—行政@@”二分的视角看@@,正处在@@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之中@@。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提出的@@“双棱柱@@”框架@@,可用来把握这种宏观态势@@。中国实际存在@@两个@@“双棱柱@@”:第一@@个@@“双棱柱@@”,表现为@@“委托@@—代理@@”不分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委托@@—代理@@”分离的传统工业化方式混合形成的@@“双棱柱@@”,与@@发达国家大约存在@@两代的现代化代差@@;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存在@@大约一代的现代化代差@@。第二@@个@@“双棱柱@@”,表现为@@“委托@@—代理@@”分离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与@@“委托@@—代理@@”融合的信息化生产方式混合形成的@@“双棱柱@@”,与@@发达国家仅存在@@一代的现代化代差@@。一次@@代差@@,在@@量上相当于一次@@@@“颜色革命@@”的压力@@。

  电子政务的动力分析@@,实质是其相关主体@@的利益分析@@。说中国电子政务将被何种动力推向何种方向@@,实际就是在@@分析各个主体@@的变革意愿和能力@@。

  市场力量能不能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动力呢@@?

  这涉及三个问题@@,第一@@,市场主体@@的政务主体@@地位@@。老百姓是不是政务主体@@@@?从@@历史经验看@@,老百姓在@@@@“政治@@—行政@@”格局中@@,往往作用于前者多@@,作用于后者少@@。如果政务不能满足老百姓需求@@(例如对@@“税费@@-服务@@”之比不满@@),由于中介发育滞后@@,老百姓往往不是诉诸于行政@@改革@@,而是诉诸所谓@@“群体事件@@”,越过代理@@人@@,向更高的委托@@人来进行利益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很难成为电子政务现实的行政@@改革的主要动力@@。第二@@,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方式的协调@@。从@@发达国家趋势看@@,二者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最终使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融为一体@@。这一过程会推动第一@@重@@“双棱柱@@”,向第二@@重@@“双棱柱@@”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面向需求@@(这里特指面向最终需求@@、委托@@人的需求@@),可以使市场发挥积极作用@@,至少是向政府显示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信号和方向@@。所以市场对于电子政务转型@@又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公民与@@顾客不同是市场作用的根本局限@@。弗雷德里克森指斥政府流程再造@@@@“将公民贬低为顾客@@”,这是市场对于电子政务发挥作用的根本局限性所在@@@@。[page]
 

  行政@@力量是电子政务的主要动力吗@@?

  行政@@力量不是铁板一块@@,要分为三个方面@@看@@。首先@@,行政@@首脑在@@代理@@人中@@,立场最接近委托@@人@@,他提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可以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驱动力@@。但有没有机构和人去落实是另一回事@@。其次@@@@,财政是推动行政@@自我变革的实际动力@@。从@@中外历史上看@@,政府机构改革只有当财政动因出现时@@,才会快速启动@@。因为行政@@自己改自己@@,总是被动的@@。财政作为一种决定力量@@,往往在@@赤字时是改革的动力@@,在@@盈余时是改革的阻力@@,具有双重性@@。当前财政处于税收迅猛增涨时期@@,不穷则不思变@@。其它目标虽然可以让行政@@力量动起来@@,但都不具强制性@@。第三@@,官僚自身在@@@@“政治@@-行政@@”格局中@@,一旦形成有别于公仆本位的自身利益@@(即形成吴思所谓@@“官家@@”,包括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就会成为电子政务深化的阻力@@。用科幻的话说@@,可以发明@@“根本宗旨@@”回忆药@@,让公仆克服对@@“为人民服务@@@@”的每日每时的遗忘@@,但现实是@@七八年搞一次@@运动的药方不行@@,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药方@@,效力也有限@@。

  假设某天行政@@系统真产生的自我变革的动力@@,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将电子政务的@@“底坐@@”,从@@“树烟囱@@”式的传统行政@@生产方式@@,转向流程式的现代行政@@生产方式@@,解决行政@@方式代差的问题@@。看来@@,我们现在@@不是没有看到政务条块分割的问题@@,而是认识不到还有另外一种行政@@生产方式@@(流程再造@@)可选@@,下不了决心实现行政@@现代化@@。表现为@@行政@@体制中@@,人们找不到进行流程再造@@的政令依据@@。没有体制改革依据@@,电子政务所有转变行政@@生产方式的努力@@,充其量只能称为试验@@,有机构推是如此@@,没有机构推还是如此@@。这不是上下问题@@,是前后问题@@。但改革行政@@的真正决策权不在@@行政@@自身@@,而在@@政治@@对行政@@的安排@@。

  政治@@力量会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动力吗@@?

  在@@“政治@@—行政@@”二分格局下@@,政治@@首脑@@会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动力吗@@?政治@@首脑@@(比如各级一把手@@)与@@行政@@首脑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安全压力往往成为政治@@首脑@@推动电子政务的首因@@,在@@复杂条件下加快危机响应速度及时应对挑战@@,在@@复杂条件下缩短@@“政治@@—行政@@”二者间的响应灵敏度@@,需要推进电子政务@@@@;其次@@@@是政治@@压力@@,税收多对行政@@部门可能有利无弊@@,但对政治@@家来说就不一定@@。政治@@家具有让政府少花钱多办事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选择不超出行政@@体制的边界进行电子政务改革@@,顶层的机会在@@于选择在@@宗旨既定的前提下@@,让行政@@体制如何更好地贴近@@、体现其根本宗旨@@@@。一种选择是传统工业化的路径@@,以职能为核心设计电子政务@@,它不要求打破条块分割体制@@,只是通过更有效地@@“树烟囱@@”,可以在@@较少需要协调的领域@@,提高行政@@效率@@。但这种选择的局限性@@,是只能解决效率问题@@,不能解决效能问题@@。另一种选择是新的路径@@,着眼于转变行政@@生产方式以提高效能@@,在@@不触及政治@@体制的情况下@@,进行政@@府流程再造@@式的电子政务改革@@,改变政务纵强横弱的现状@@。选择这种路径@@,内在@@地要求建立跨部门综合协调的体制和机制@@,并要求相应的机构作为保障@@。

  今天@@,无论是安全@@、军民结合@@,还是跨部门产业融合@@(如三网融合@@、文化产业@@)等等@@,客观上都要求建立跨部门协调体制@@。政治@@家需要把部门间扯皮@@,提高到象环境污染一样的工业病的高度来认识和治理@@。真的从@@@@“新型@@”的工业化的角度@@,甚至信息化的角度来加以解决@@。

  行政@@生产方式的转变@@,事关执政能力@@。发展方式转了@@,行政@@方式不转@@,经济与@@行政@@就不相适应@@。行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权力与@@智慧结合@@。未来是智慧地球@@,球藉取决于智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