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访谈@@

 ■邓@@ 波@@ 蔡荣波@@@@

      记者@@: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推进农业@@信息化@@@@,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范小建@@: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新阶段的爬坡时期@@,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国家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农业@@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农业@@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从农村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题@@,以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为重点@@,启动了@@“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主要表现在@@:
      (一@@)以计算机网络为重点@@,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一@@直把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延伸步伐@@,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工作手段有了一@@定改善@@。农业@@部@@初步建成了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国家农业@@核心网站@@。各省@@(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有近一@@半的地@@@@(市@@)和@@20%左右的县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除新疆@@、甘肃@@、西藏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开通了互联网站@@,建立互联网站的地@@市@@@@、县也分别达到@@64%和@@31%。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9000多个@@@@,占乡@@镇总数的@@23%。在一@@些地@@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向中介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村以及经纪人@@、种养大户延伸@@。
      (二@@)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农业@@部@@门已形成了@@以农业@@统计调查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近两年@@来@@,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重点加强了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一@@是加大了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开发力度@@。初步建成了联接全国@@280多个@@@@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系统@@@@,每天采集发布@@300多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建立了覆盖@@600多个@@@@农产品主产县的价格@@信息采集系统@@@@,每月定期采集分析@@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信息@@;形成了@@2.5万个@@注册用户的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通@@),每天在全国联网农业@@网站同时@@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300多条@@,每天点击@@1.5万次@@以上@@。二@@是建立了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初步开展了国际农产品生产@@、价格@@、库存@@、进出口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分析@@@@。通过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农业@@部@@全年@@定期分析@@发布的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内容已扩大到@@285类@@,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
      (三@@)启动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政府宏观决策能力@@。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国外农产品输入的巨大压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愈显突出@@。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与国际贸易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对重要和@@敏感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库存@@、进出口和@@市@@场行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实施先兆预警@@,这是我国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一@@项重要措施@@。2002年@@初农业@@部@@研究设计了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建设方案@@,本着@@“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成果@@”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开发整合资源@@,初步搭建了预警系统@@的数据@@、分析@@、会商@@、发布四@@个@@平台@@@@。并于@@2002年@@6月第一@@批启动了@@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糖料@@5种农产品的监测分析@@@@,逐月提出监测预警报告@@,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引导生产经营@@者及时采取措施规避市@@场风险@@,减少损失@@。
      (四@@)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各级农业@@部@@门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有效渠道为农户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电子办公系统@@在农业@@部@@门得到初步应用@@,一@@些部@@门通过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和@@开展服务@@@@。农业@@部@@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信息发布制度@@,并形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央电视台第@@7套农业@@节目@@、农民日报@@、中国农村杂志社期刊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发布窗口@@。全国省@@级农业@@部@@门均制定了信息发布的规章制度@@,29个@@省与新闻媒体合作@@,建立了固定的信息发布窗口@@。
      (五@@)农科教协作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密切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水平@@。数据库@@、人工智能@@、3S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宏观决策@@、资源区@@划@@、遗传育种@@、灾害预警@@、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一@@定应用@@。“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集成现有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开发了@@156个@@“高产型@@”、“经济型@@”、“优质型@@”的实用农业@@专家系统@@@@,涉及粮食@@、果树@@、蔬菜@@、畜牧@@、水产等不同农业@@领域@@,在北京@@、云南@@、安徽@@、吉林等省市@@进行了示范应用@@。“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指导区@@域性的营养要素的合理配置@@,两年@@内累计推广@@780万公顷@@,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些农业@@和@@涉农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进企业管理@@经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记者@@:您认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范小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客观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的获取和@@服务@@方面@@,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宏观决策和@@市@@场监管@@仍然缺乏有力的信息支撑@@,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仍然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业@@信息化@@的滞后@@,已逐步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相比@@,农村地@@域广袤@@,行业门类@@众多@@,农业@@生产的不可控性较强@@,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城乡@@@@“数字鸿沟@@”拉大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从总体看@@,国家和@@省级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投入不足问题@@突出@@。目前@@,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县级和@@全国绝大多数乡@@镇农业@@服务@@部@@门尚未配置计算机@@。很多农业@@部@@门虽然建立了局域网@@,但普遍存在设备陈旧和@@应用软件缺乏的问题@@@@,同时@@运行经费的不足也限制了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信息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技术设备的充分利用@@。我国城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9部@@,而农村普及率仅为@@6部@@,互联网用户中农林牧渔业用户仅占@@1.9%。初步统计@@,“九五@@@@”期间@@,全国省@@、地@@、县三@@级农业@@部@@门用于信息体系建设的总投资不足@@5亿元@@,仅相当于新建@@5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规模@@,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信息化@@的需求@@@@。
      (二@@)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共享程度低@@。农业@@涉及领域广@@,信息涵盖宽泛@@,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大量农业@@信息处于部@@门所有@@、相对封闭的分散状态@@,共享程度低@@。同时@@,在信息分类@@分级@@、指标术语@@、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合理@@,存在重复开发问题@@@@。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难以及时获取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口径和@@数值上往往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宏观决策@@,也给农户和@@企业的查询使用带来很大困难@@。农业@@部@@在进行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就是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
      (三@@)信息发布渠道不畅@@,政府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不强@@。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目前@@渠道不畅问题@@依然突出@@,广大农民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服务@@@@。突出表现在@@:一@@是大部@@分地@@市@@县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中西部@@地@@区@@尤为严重@@。二@@是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另外@@,目前@@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很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起步@@,不能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表现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难以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四@@)农业@@信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农业@@部@@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无论是结构还是整体素质都难以满足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一@@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二@@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很低@@。

      记者@@:您如何看待农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建设两者间的关系@@?当前@@,政府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工作重点包括哪些方面@@? 
      范小建@@:首先@@,我想对就农业@@信息化@@和@@农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谈一@@下我的理解@@。信息资源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农民生活质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利用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的范围应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会三@@个@@组成部@@分@@。农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对农业@@管理@@部@@门的运行方式以及结构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电子政务建设不止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现有政府职能和@@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或网络化@@,其实质是实现@@政府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水平以及办事的透明度@@。
      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政府既是信息化的建设者@@,也是信息化的组织推动者@@。去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也为我们正确认识农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两者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当前@@我们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适应农业@@市@@场化进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设施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开发整合为重点@@,按照@@“面向市@@场@@,统筹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重在应用@@,竞争开放@@”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带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加快信息化进程@@,改善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要努力以农业@@信息化@@覆盖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我国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重点@@,形成规范标准@@、实用的数据库@@群@@;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并完善以农产品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监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培育完善农业@@信息市@@场@@,促进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信息研发@@、管理@@、服务@@队伍@@,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法制环境@@。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
      以农业@@电子政务为主要建设内容的@@“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12个@@系统@@之一@@@@,将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十五@@@@”期间@@,政府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全面实施@@“金农工程@@”,面向政府@@、企业和@@农户@@,通过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使政府农业@@决策的信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政府对农业@@的市@@场监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我们初步考虑@@“金农工程@@”一@@期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构建三@@个@@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
      1.构建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三@@个@@应用系统@@@@。一@@是健全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尽快实现@@对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和@@敏感农产品的生产@@、需求@@、价格@@、进出口贸易等的动态跟踪监测预警@@,同时@@抓紧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和@@办法@@;二@@是建设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通过门户网站的@@“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农药@@、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和@@进出口许可以及绿色@@食品认证等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务的网络化处理@@,增强政务管理@@透明度@@,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三@@是完善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重点推进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实现@@400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网@@,建立部@@省两级联合服务@@的农业@@科技数据库@@群@@。
      2.开发国内@@、国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标准和@@采集处理软件@@,整合农业@@系统@@现有信息采集渠道@@,提高质量和@@时效性@@。与此同时@@@@,建立各有关部@@门涉农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健全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系统@@@@,开辟必要的渠道@@,加强对主要贸易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检验检疫标准等非量化信息的收集@@,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支撑@@。重点建设国家和@@地@@方两级农业@@数据中心@@。
      3.强化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提高农业@@部@@门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建设农业@@信息传播快速通道@@。建设政府农业@@信息网站@@,将中国农业@@信息网扩建成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加快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推进服务@@网络向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延伸@@,努力扩大农业@@电视节目覆盖面@@,积极建设农村远程科技培训网络@@。以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力争@@2-3年@@内建立起@@15万人以上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并发挥好农村信息员在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同时@@,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和@@方式开展信息服务@@的作用@@@@,多种途径解决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这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