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部制改革已经启动@@,各种困难与阻力初步显现@@。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中心教授毛寿龙@@@@,在接受@@《重庆日报@@》专访时表示@@,大部制改革必须纳入全盘改革的视野@@,与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稳步推进@@。 

  重庆日报@@:大部制构想被普遍认为是新一轮政府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您认为@@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应该是怎样的行政改革@@? 

  毛寿龙@@:目前@@,政府行政体系当中突出的问题是行政机构偏多@@,行政效率低下@@。本是某个部门的职责@@,往往很多部门参与其中@@,结果导致职能上互相扯皮@@,或者是同属某类社会事务的责职相互分割@@。 

  大部制的设想@@,实际上就是在更大程度上整合机构@@。这将对解决政府职能交叉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杜绝各职能部门相互踢皮球的现象@@,降低协调成本@@。同时@@,精简机构@@,整体收缩政府的公共权力@@,从而抑制职能权力的滥用@@。 

  重庆日报@@:与中国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比@@,此次@@大部制改革@@有何不同@@? 

  毛寿龙@@:倡导大部制改革@@,是个全新的提法@@,与过去的五次@@改革完全不同@@,过去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比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而大部制则是侧重改变政府职能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可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 

  重庆日报@@:继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大部制也已启动@@,当前的改革最可能在哪些领域突破@@? 

  毛寿龙@@: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职能@@,在自己特有的重点管理领域突破@@,比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供电供水@@、城市拆迁建设等@@。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直接服务公众的职能@@,与中央政府有着不同的侧重@@,不必完全复制国家部委的部门设置@@。但有些特殊的领域还是要上下对口@@,比如公安和教育等部门@@。 

  重庆日报@@:大部制最早出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衔接情况怎么样@@? 

  毛寿龙@@:一般来讲@@,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地方政府并不过分追求与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对口@@。市场经济越成熟的国家@@,地方政府越注重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机构@@。大体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口的部门设置占部门总量的@@1/3左右@@。在我国@@,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根据自身主要职能@@,在不要求上下对口的领域进行创新@@。 

  重庆日报@@:改革创新必然触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您认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地方大部制改革@@,可能遭遇哪些难题或者阻力呢@@? 

  毛寿龙@@:最大的阻力是部门利益@@。大部制最直接的结果@@,是精简机构@@和人员@@。有些部门的决策权@@、执行@@权面临调整@@,要这些权力部门全力支持改革@@,并非易事@@。从客观上讲@@,地方大部制推行后@@,可能会有大量干部失去职位@@,这也需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协调推进@@。配套的制度设计@@,本身也面临不少难题@@。 

  此外@@,中央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此次@@大部制改革@@,也要配合政府的职能转变@@。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政府还是什么都管的话@@,部门越大权力就越大@@,那就成了@@@@“超级部门@@”了@@。可以说@@,简单合并部门而不转变政府职能@@,就会失去大部制改革的本义@@。 

  重庆日报@@:如您所说@@,大部制改革将带来权力集中@@。但不少学者担心@@,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权力集中很可能造成新的权力滥用和寻租@@。 

  毛寿龙@@:是的@@,在大部制改革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监督体系的建设@@,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都要有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从部门之间@@的监督看@@,像审计@@、监察要加强对部门权力运行的监督@@。大部门内部也要有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并相互制衡的机制@@,不能让有的人拥有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个别地方@@,曾经出现交通局长贪污上千万元@@,而其他人毫不知情@@。这就是因为作为决策者的局长@@,亲自掌控了@@具体事项的执行@@@@,而监督机制又不健全@@。 

  规避权力失控的危险@@,是大部制改革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大部制改善了@@工作@@,但改革不到位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改革的全局性@@,把地方大部制改革纳入全盘改革的事业中整体考虑@@。(本文根据毛寿龙@@教授接受@@《重庆日报@@》专访的内容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