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现实紧迫@@”问题脱节深层原因在利益结构障碍@@

  信息化@@可以解决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症结何在@@?我认为@@,现代化要求发展与改革两轮驱动@@,信息化@@初期以技术发展为主要驱动力@@,到@@了利益深化阶段@@,不启动改革就会熄火@@。“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触及传统利益结构的@@阶段@@。

  根据诺斯的@@研究@@,交易费用会占到@@一个国家@@GDP的@@45%到@@50%。信息化@@,比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在于节省交易费用@@,这意味着@@,会涉及到@@国家近一半@@GDP规模的@@利益的@@再分配@@,这比一场革命或战争涉及的@@利益面还大@@。

  这一半@@GDP,主要涉及两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一是@@行政官僚@@,二是@@企业经理人@@。他们都委托人之外的@@代理人@@,代表社会价值的@@中间环节@@。新的@@发展方式对他们不利表现为@@:对行政官僚来说@@,电子商务初期会减少政府税收@@,如果他们认为税收是@@他们的@@而不是@@社会的@@@@,就一定会反对电子商务@@。对企业经理人来说@@,电子商务会减少中间环节所得@@。如果企业代理人象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的@@经理人那样想问题@@,就会认为电子商务算总帐对委托人更有利@@,而对他们这些中间人造成利益冲击@@。新型工业化如果搞不成@@,事情一定就是@@@@坏在他们手里@@。

  与农村改革@@、企业改革相比@@,搞信息化@@的@@人并没有闯改革地雷阵的@@心理准备@@。因为从来没见过对工业化之后现代化的@@利益结构分析@@,更不要说改革方案@@。对涉及半个国家的@@利益调整没有改革思路@@,信息化@@就会成为儿戏@@。没思路发展一定会乱@@。

  信息化@@改革的@@核心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们之所以没有在发展上@@,解决现代化结构升级问题@@,不是@@因为发展的@@力量跟不上@@,而是@@因为改革的@@力量没跟上@@。信息化@@过于偏重人与自然关系上的@@@@IT技术驱动@@、IT产业驱动@@,而忽视了人与人关系的@@改革驱动@@。

  信息化@@作为改革问题@@,首先要解决动力机制问题@@。搞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的@@问题@@。也就是@@@@认清哪些人在改革中受益@@,哪些人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在利益分析基础上明确依靠谁@@,以解决改革的@@动力机制问题@@。

  显然@@,委托人是@@信息化@@的@@最大利益受益者@@。无论是@@电子政务的@@透明化@@,还是@@电子商务的@@透明化@@,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委托人@@。半个国家的@@交易费用节省下来@@,老百姓受益@@,江山社稷受益@@。因此应该是@@依靠一把手@@,依靠群众@@。但现在反过来@@,主要是@@由代理人推动信息化@@@@。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己革自己命的@@问题@@@@。代理人更多@@想的@@是@@如何让信息化@@为自己服务的@@问题@@@@。农村改革的@@精髓@@,就是@@@@“允许@@”“允许@@”“允许@@”;而官僚对电子商务的@@本能反应@@,则是@@@@“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整个国家的@@商业主干系统长期游离于电子商务之外@@,就是@@@@找错改革动力的@@结果@@。因此第一位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恢复中国改革@@“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历史传统@@,由高层及时总结经验@@,再振科学发展@@。

  其次@@@@,选准突破口@@。以服务为突破口@@,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大规模普及电子商务以解决就业难题@@。“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拿出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的@@魄力@@,进行一场服务改革@@,象打淮海战役那样@@,一举消灭@@1000万人级的@@失业@@,一举消灭@@整个官僚阶层的@@腐败@@,发育服务经济@@、服务政府@@,为中国现代化再上新台阶@@,杀出一条血路@@。要改变现在部门官僚打压@@、揩油电子商务的@@不正常现象@@。

  第三@@,坚持增量改革@@。中国改革的@@经验在于渐进和增量改革@@。服务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电子服务的@@推进@@,都属于新的@@增量@@。抓住当前政府电子服务化@@、服务产业化@@、信息服务化和制造服务化的@@机遇@@,寻找在新领域进行改革突破@@、改革试验@@,及时推广@@,是@@温和调整利益的@@明智办法@@。

  以科学发展观克服传统工业化形成的@@既得利益结构的@@阻力@@,是@@“十二五@@”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