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成立国家信息中心算起@@,我国@@政府@@开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记得在@@@@1986年@@,国务院召开了部署国民经济十二大信息系统的工作会议@@,各部委纷纷成立了信息中心@@;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自动化重大应用项目@@“海内工程@@”正式启动@@;发达地区如上海市政府@@@@、天津市政府@@以@@创新@@精神自主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建设@@;这应当是@@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具有标志性的一年@@@@。其后@@,“三金工程@@”的上马@@,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化@@。可以@@说@@我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的起步上@@,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不落后@@。

  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在@@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审视政府@@信息化进展@@,我国@@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关于电子政务@@@@发展准备度的调查中@@,排名第@@57位@@,与我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再审视@@2002年@@党中央下发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文件执行情况@@,令人遗憾的是@@@@,国家电子政务@@@@部署的多项任务未能如期完成@@。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电子政务@@@@进展迟缓@@,绩效不够理想@@,应当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建设还将受到影响@@,仍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在@@2003年@@召开的一次@@国际@@OA高层研讨会期间@@,针对列入大会主题的@@IT治理@@,我国@@两院资深院士张效祥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讲过@@:“IT治理@@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已经搞了十多年@@了@@,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应该通过@@IT治理@@防范风险@@,提高建设绩效@@。” 

  张先生的远见卓识为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IT治理@@是@@@@针对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用一句话表示@@,IT治理@@要求对信息化建设@@、管理做出组织@@化@@@@、制度@@化的安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基于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投入巨大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英国首次@@提出@@,通过对最佳应用实践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IT管理理论@@、方法体系@@。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由此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当前国际上@@IT治理@@已经发展成为以@@@@IT服务管理@@(ITSM)为代表的科学体系@@,并已形成国际标准@@ISO20000,得到普遍采用@@。其对信息系统实施的@@10个服务管理@@流程和建立的统一用户服务职能@@,极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提高了绩效@@,降低了风险@@。特别是@@@@美国国会颁布萨班斯法案后@@,要求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对信息系统必须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更是@@进一步推动@@了@@IT治理@@的深入发展@@。 

  我国@@对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府@@领导同志就曾对此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政府@@办公自动化中不要搞@@@@“洋@@、新@@、全@@”,不要搞@@“不切实际的花架子@@”,“要注意采用国产设备@@”。办公自动化所具有的@@“高效率@@,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引起广泛重视@@,管理力度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要害部门@@IT依存度的快速提高@@,IT治理@@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有关研究机构和组织@@纷纷成立@@,培训和应用咨询@@正在@@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财政部就连续几年@@组织@@了@@IT治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我国@@信息化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的问题已经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电子政务@@@@为例@@,其标志是@@将管理体制纳入@@“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制定@@“电子政务@@@@法@@”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 

  进一步推进@@@@IT治理@@是@@@@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以@@IT治理@@取代经验型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式一直停留在@@经验型管理阶段@@。这种管理方式的特点是@@@@,管理效能的高低基本上依赖管理者个人的理念和能力@@。其最大的弊端是@@信息化建设难有传承性@@,常常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难于完善提高和持续发展@@。主要表现是@@@@: 

  在@@对信息化绩效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的高层管理上@@,至今仍然普遍采用行政副职分管制@@。一是@@信息化只是@@这位@@分管领导众多分管工作中的一项@@;二是@@信息化的具体工作方向@@@@、目的@@、方法基本上凭借分管领导个人的理念和主张@@;三是@@对分管领导基本上没有@@IT业务与管理经验方面的要求@@;四是@@缺乏更高层面上对分管领导的协调指导@@;加之人事调动方面的原因@@,如某政府@@部门曾经出现过在@@一年@@内@@,更换过四位@@分管领导的情况@@。这五方面的管理问题@@,很难建立和管理统一的@@、规范有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信息系统@@。常见的情况是@@@@,更换分管领导之后@@,往往在@@建设和管理思路@@、方向@@、方法上发生很大变化@@,极易以@@原有系统的技术@@“落后了@@”、“不够先进@@”等借口下进行所谓的系统@@“升级@@”、“改造@@”,甚至是@@推倒从来@@。这种现象甚至在@@国家要害部门的大型业务系统中也时有发生@@,如金融行业中的要害系统@@。正是@@这种已经落后的管理方式造成我国@@众多信息系统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其实@@,信息技术与设备必然随时间变化而越来越先进@@,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信息系统成功的标志@@。信息系统成功的真正标志是@@应用的深度@@、广度@@、依存度与信息资源的完整@@、准确与规模@@;是@@管理创新@@推动@@和实现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绩效@@。仅仅这一重要理念的确立就需要实施@@IT治理@@。我国@@电子政务@@@@迫切需要改变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代之以@@制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管理@@,这是@@@@“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扼制低水平重复@@,搞好自身建设@@,取得良好绩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IT治理@@构建高效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加强@@,但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以@@电子政务@@@@为例@@,管理体制明显存在@@不够完善@@、不够健全@@的问题@@,“上无司令部@@,下无法律责任人@@”的情况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宏观层面@@,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已经锁定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上@@,要实现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联合应用@@,为全@@社会服务@@。但在@@管理体制上@@,我们却缺乏跨大系统@@、跨部门的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缺乏有效的协调@@、指导机制@@。虽然国家做出了及时正确的决策@@,但恰如@@2002年@@17号文件规定的一些任务@@,由于管理职责不清@@,组织@@保障不到位@@而难于完成@@。 

  在@@微观层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执行部门至今没有建立起责任制@@,无人对失败的信息系统承担法律责任@@。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应用系统越来越复杂@@,建设与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政府@@@@IT部门日趋边缘化@@,建设管理多头化@@,专家论证形式化@@,无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恶果更加明显@@。例如@@,不计行政成本的@@“豪华电子政务@@@@@@”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有成为变相@@“福利@@”的危险@@;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应用系统建设举步维艰等等@@。 

  上无坚强有力的协调指导机构对全@@国电子政务@@@@实施统一领导@@,下无法律责任人@@对电子政务@@@@项目承担和履行建设管理职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电子政务@@@@就不可能有理想的绩效和实质性的进展@@。是@@改变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不到位@@的时候了@@。IT治理@@的关键是@@科学地解决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问题@@,是@@机构@@、组织@@、制度@@和标准问题@@。我们急需建立高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它能够体现科学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保证国家电子政务@@@@战略决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能够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指导全@@国建设@@,能够创建制度@@化@@、组织@@化@@的多部门协调和管理机制@@,推动@@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推动@@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可以@@说@@IT治理@@是@@@@“十一五@@”期间搞好惠及全@@民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IT治理@@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实现电子政务@@@@并非政府@@信息化的唯一目的@@@@。推动@@IT产业发展@@,特别是@@@@推动@@和扶植中国软件产业创新@@@@、做大@@、做强既是@@电子政务@@@@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电子政务@@@@成功实施的必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成功的电子政务@@@@一定会形成政府@@和@@IT企业双赢的局面@@。我国@@的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都要求政府@@支持高科技企业@@、特别是@@@@IT企业的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但是@@@@审视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环境@@,不能不看到新@@出现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管理问题@@。其突出表现是@@@@,在@@保护政府@@投资的名义下@@,不顾中小@@IT企业的发展@@要求@@,不惜伤害@@IT企业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加强监管的名义下@@,不少政府@@主管部门@@,不顾国家刚刚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纷纷出台新@@的行政资质审批@@,抬高入市门槛@@,加收高额行政审批费@@,使大批中小@@IT企业无法获得相应资质@@,不得不退出市场@@,经营和发展陷入困境@@。据报导@@,我国@@去年@@的软件产业出现衰退@@,今年@@上半年@@@@,中关村的中小型软件企业竟有三分之二发不出工资@@。又如@@,政府@@与@@IT企业间的大多数电子政务@@@@合同@@,不符合合同法不说@@,竟然苛刻到不近情理的程度@@:IT企业竟然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收回全@@部合同款@@。IT企业竟然被要求大量垫付建设资金@@。更加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违背商业规则@@、违背信息化客观规律的作法@@,非但在@@长时间内得不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毫无疑问@@,这种牺牲@@IT企业利益的作法绝不可能带给政府@@真正的效益@@。电子政务@@@@是@@政府@@业务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政府@@机构与@@IT企业同心协力@@,战略合作的结晶@@。任何损害@@IT企业的作法都将最终损害电子政务@@@@本身@@。 

  重要的是@@@@,出现这种不和谐现象的根源仍然是@@缺乏@@IT治理@@。以@@美国为例@@,政府@@实行完备的@@CIO制度@@。政府@@CIO不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承担法律责任@@,还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负有协调指导职责@@。我国@@电子政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行@@IT治理@@,形成有利于@@IT企业创业@@、发展的和谐环境@@,在@@严格依法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IT企业的鼓励@@、帮助@@、指导和服务@@,培养和造就宏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大军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十一五@@”期间政府@@和@@IT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admin